第428章 铁面无情,情理交融(第2页)
白发老妇拄着拐杖颤巍巍上前,眼角还挂着泪:"夫人走得早,老爷这些年总在深夜往书房烧东西。
上月小公子摔了他的茶盏,老奴收拾碎片时,看见茶几下有个铁盒......"她从怀里摸出半块焦黑的帛角,"上面的字老奴认不全,可'玄鸟'二字,跟今日这细作身上的刺青......"
堂下百姓哄然。
有个挑着菜担的汉子吼道:"好个韩司马!
吃着燕国的粮,给秦狗当耳目!"
韩明突然挣动锁链,额角撞在木柱上:"你们都是串通好的!
我要见父亲!
我要......"
"够了。"叶阳开口,声音像淬了冰。
他目光扫过堂下跪着的老臣,最后落在韩明脸上,"你父通敌证据确凿,你连夜携魏国密信逃亡,当朕的影卫是瞎子?"
"启禀太子!"右相扶着朝笏颤巍巍起身,"韩广虽有大过,却曾救过先太子性命,平赵地时更是......"
"右相。"叶阳打断他,指节叩了叩案上的供状,"当年他救先太子,是为忠;平赵地,是为义。
可这十年间,他把燕军布防图、粮仓存粮数,甚至朕推行的均田令进度,都写成帛书塞进秦人的信鸽腿里。"他站起身,王袍在风中翻卷,"忠是剑,义是盾,可当剑盾都喂了外敌,这功,如何抵过?"
堂下霎时寂静。
林婉望着叶阳的侧影,想起昨夜他在书房翻旧案的模样——烛火映得他眼底泛红,说"韩家不能全灭,否则寒了老臣的心"。
此刻她轻轻扯了扯衣袖,示意旁边的记录官。
"韩广谋逆,判斩立决。"叶阳的声音撞在廊柱上,"韩明年少从犯,贬为上谷郡戍边劳役十年。
韩氏旁支未涉事者,一概无罪。"
"太子圣明!"不知谁喊了一嗓子,百姓们跟着欢呼。
有个老妇人抹着泪说:"到底没牵连全家,这法度里还留着人情。"
林婉趁机上前,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启禀太子,民女有奏。
往后凡重大案件,可设'赦罪评议堂',选各乡士绅代表参与陪审。
既让百姓看见公正,也能......"
"准了。"叶阳点头,目光扫过台下若有所思的官员,"由林婉主持筹建。"
退朝时已近黄昏。
林婉捧着"赦罪评议堂"的草案往偏殿走,路过影卫司时,听见里面传来叶阳的声音:"影卫学堂下月开堂,教材用朕亲编的《谍术十二策》。
记住,细作能渗进来,说明咱们的耳目不够尖。"
她脚步微顿,忽然想起今日审案时,韩明被押走前那怨毒的眼神。
回到书房,她翻开韩广的供状仔细查阅,烛火突然被风扑灭。
摸黑点灯时,指尖触到供状最后一页的折角——展开一看,上面用极小的字写着"西市布庄王掌柜"。
林婉捏着纸角坐回案前,窗外的月光透过窗纸,在她脸上投下一片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