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想的啊 作品

第208章 认知心理(第2页)

 他习惯性的代入毛霞那个案子来进行破案,想找受害者之间的共同点。

 这个案子和毛霞的案子,完全属于两种概念!

 锯腿案属于连续作案,而且有同一时间节点。

 但缝眼案,只属于同一种手法!没有其它关联!

 他的想法是找到受害者之间的联系点,就像和锯腿案一样,再反推凶手,但恰恰这一点就是错误的!

 缝眼案的凶手,不一定和受害者有陈年旧恨!

 两年多的时间,凶手犯案五起,几乎都是毫无预兆突然出现。

 凶手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和不同人在不同阶段时期交集时结下矛盾,也很正常。

 想通这一点,李禹反倒是松了口气。

 他差点就陷入误区了,不能老是拿锯腿案来做对比。

 这个案子,暂时抛开受害者之间互有交集的观念。

 同样……

 四医院和受害者应该也没关系。

 机缘线索不结束,那么四医院内未找出的线索,应该是能和凶手关联上。

 李禹又拿起笔,擦掉昨天写的内容,又重新写下一个关键问题。

 凶手是如何接触五位不同职业的受害者的。

 单一接触起矛盾。

 卖衣服的倒是能理解,可能是凶手去买衣服起了矛盾。

 画画培训老师……凶手还去培训画画?

 学生……学生可以去培训画画。

 这两个受害者也许还能联系上,但保姆月嫂和保健品这个职业又咋解释。

 唉……妈的头疼。

 李禹揉了揉太阳穴。

 下意识端起杯子想喝茶,才发现是空的。

 莹霓也发现了李禹的动作,赶紧起来道:“组长,我去帮你接热水。”

 李禹失笑摇头,拒绝了。

 以前自己思考事情的时候,不论什么时候想喝水,拿起杯子都是热水。

 安安做的一些小细节看起来不起眼,但现在才知道是真走了心。

 走心?

 李禹站起的身子一僵。

 凶手杀死每个死者,应该不像毛霞那样麻烦,光是信息调查都做了许多收录。

 缝眼案要更简单直接。

 如果结合很早之前的一个推测。

 凶手是后面搬去的老街附近。

 抛尸地点也能证明,凶手大概率是就近抛尸。

 心理学表明。

 杀人抛尸,凶手只会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因为这样会让罪犯心安。

 人有一种自我认知能力。

 当认知失调,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

 陌生的地方,就会第一时间产生认知失调。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案件,凶手会把尸体埋在自己院子里。

 犯案时同样也会有这种心理,只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

 行凶时肯定有固定的第一现场。

 杀人才会如鱼得水,轻松异常。

 后面许多年未曾再犯案,很可能是因为拆迁后,再也没那么舒服的环境作案。

 那么结合环境来分析……

 凶手第一犯案的地方很可能就是自己家!

 这个家,偏僻、独立、还具有隐蔽和迷惑性!

 但是当年的老街,属于的地方是城中区,不然也不会因为老化拆迁,按道理说人员多,非常热闹。

 房舍建筑不会有所谓的独立户才是。

 要嘛都是老小区,要嘛都是临街铺子。

 难道有地下室?

 李禹吧唧了下嘴,这个猜测,好像能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