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胖的大海 作品

第534章 八万男女

东突厥汗国鼎盛时期(如颉利在位时),治下除突厥本部外,还包括大量被征服的粟特人、汉人及其他游牧部落。“这八万余人暂时安置在灵州,可灵州城池也不大,若是安排在城外,再有斛薛部这样的,他们也过不安生。”

“朕打算将他们陆续迁往内地,夜小子觉着如何?”

看着一脸傲娇的李二陛下,他都被气笑了,什么叫我觉着如何?

老李同志若不是起了安置王府的心思,能特意给他看?

明明就是打算将那八万多人迁过来,顺带换点利益,这还拿捏上了。

不过,该说不说的,八万人手也确实是股庞大的人力,要他不在乎那是不可能的。

这次就给李二陛下一个面子好了,打定主意,底线十分灵活的王夜立马换了脸色。

“皇叔,我觉着这八万人手安排在渭水就挺好。”

“你这里能住下吗?那可是八万人。”

李二陛下故作担忧,只是眼底的笑意难掩,好不容易占点上风,得意的尾巴都快翘天上去了。

他也不和其计较,王府掌握的好东西多的是,今天的得意,是要还的。

“巧了不是,侄儿正准备开发渭河北岸,到时候住的地方有的是。”

“你得能力朕不怀疑,可这件事比较难办,朕之所以没着急将他们迁移回来,主要是各地都想要这八万人手。”

“你也知道,前几年天灾不少地方都荒了,人口急缺,朕也不好将他们都给你啊。”

王夜白眼一翻,这就是屁话。

他敢打赌,李二陛下没跟着李承乾学习之前绝说不出这话。

况且那些被俘的百姓多是河东道百姓居多,今山西,哪里此时的荒地有的是,这些人完全可以回到原籍。

至于李二陛下口中的人口急缺,也是真的,尤其是关内道(今陕西、甘肃)战争天灾,伤害十分巨大。

可在此之前,李二陛下脑海中可没有人口等同国运的概念。

现在他不傻,其实由王府安置是最好的,只因王府能带动的产业十分大。

况且,王府是有农业培训的,经过特定农业种植,养殖培训,返回原籍与王府合作的供给农产的百姓可不少。

这事还是他儿子李承乾亲自在做,李二陛下能不知道?

“昨天我命刘泉建了个行政区,本打算建好后让皇叔来渭水办公,这样给你建的庄园才不至于空置。”

“若是皇叔喜欢在宫里办公,或者不喜欢居住庄园,侄儿也没意见。”

“唉~侄儿这是说的什么话,难得你思虑周全,皇叔怎能不承你这份情,等你建好我就搬过来,要快。”

李二陛下也不装了,摊牌了,鬼才想回宫里住,前天去探望李渊,本打算在劝劝他跟着去避暑的。

结果话都没好意思说,因为去到新别墅才知道,哪里有空调,就跟那台收割机里的一样,大热天的屋内凉风习习。

“那八万人?”

“嗨,送你了,全部由王府安置,你把他们当佃户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