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兄弟(第2页)

 哪怕赵亮父亲是公安局局长,也不能让赵亮一步到位,这会留下诟病。

 再加上都在传赵亮父亲要兼任副县长,更加不可能在这时候运作了。

 近年来,很多地方公安局局长都高配,青阳县却还不是

 这也是政治原因,有些人不想赵为民兼任副县长。

 本来赵为民只是正科,一旦兼任副县长,那就是副处级别了。

 级别的提升,权力自然也越大。

 自从张扬来到白山镇,赵亮跟他关系走得最近。

 至于其他人,赵亮瞧不上。

 毕竟是官宦子弟,还是有点小性格吗。

 也可能是两人都年轻的原因,反正他们处得很好就是了。

 毕业后,张扬信心满满的上任,本以为凭借他的本事,可以闯出一片天,可两年多时间,说是一事无成都不为过,甚至他的棱角都要被磨平了!

 虽然不甘心,但改变不了事实!

 大学时,张扬是学生会主席,还入了党,绝对是校园里风云人物。

 可当他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后,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

 原来校园里的风光遇到社会上的现实后,屁都不是。

 可以说,这两年让张扬成熟很多。

 特别是经历了两年的人情冷暖后。

 社会很现实,机关企业更加现实。

 所有人都戴着有色眼镜在看张扬,反而赵亮是个例外。

 两人不但关系好,还经常喝酒。

 赵亮欣赏张扬的才华,白山镇第一笔杆子,哪怕是县里那些人写材料能力都不如张扬。

 其实赵亮也好奇,以张扬的才华,县里那些部门怎么可能不动心呢?

 特别是县委县政府。

 本来他想跟自己老子说把张扬调到县里,或者公安局,却被张扬拒绝了。

 可张扬却拒绝了。

 自家人知晓自家事儿。

 为什么会被分配到白山镇,张扬最为清楚,哪怕赵亮父亲说话也白费,江涵韵不点头,谁敢来运作?

 他也不想连累赵亮父亲,所以拒绝了。

 况且就算掉到县里又如何?

 没有人脉,想要凭借才华得到升迁,想都不要想。

 就算去了,也只是干活的命。

 既然如此,何不如留在白山镇了,还没有那么忙。

 一旦进入县委县政府,怕是连个人时间都不会有了。

 这点张扬在清楚不过了。

 甚至有可能受到排挤。

 为什么在白山镇大家用有色眼镜看他?

 还不是因为他家里条件不好,参加工作时没请大家吃饭,很多人背后说他抠。

 不过那时候他才刚刚参加工作,工资还没领到手,哪里有钱请客。

 再说了,工资到手后,他每个月都要给家里邮寄回去。

 为了支持他上学,家里欠了很多外债。

 直到一年后,上学时欠的债务才算还清,张扬才请办公室里人吃饭。

 可哪怕如此,依然没有改变什么。

 那之后张扬也懒得请这些人吃饭了。

 自从他参加工作以来,可没吃过别人的饭,这些人凭什么背后诋毁他?

 可在自从认识赵亮后,只有赵亮跟他诚心交往。

 张扬对此很感激。

 这两年,两人结成深厚友谊,听到张扬得到升迁,最高兴的莫过于赵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