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巡视山林

顾得地也咧开嘴笑了。

 那时候小远问他,有什么想干的事情。

 他说喜欢在山上观察些奇特的花花草草。

 他随口一说,没想到小远竟记在了心里。

 顾洲远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棉花种子,递给顾得地。

 <divdata-fanqie-type="image"source="user">

 棉花种子长这样

 </div>“这个东西叫棉花,我准备分出几亩良田地来种植这个,棉花结出来的果子可纺成线,以后让大姐做成衣服,穿着很舒服的。”

 顾得到也记起那天,大姐说她很喜欢做衣裳。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小远都在一点一点帮他们实现愿望。

 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西域的棉花种植经由丝绸之路反向来到中国,抵达河西走廊。

 但除了西南边疆一些地区外,其他地方并没有将棉织品当作做衣服的材料。

 大约在宋元之际,棉花开始传入中原地区。

 到了明朝,朱元璋采用强制方式让农民广泛种植棉花,推动了棉花在全国的普及。

 大乾目前还没有出现过棉花。

 顾得地看着手里比绿豆大一些的黑褐色种子,开口道:“可是我不知道这个棉花怎么种啊。”

 “这个没关系,我一会儿教你。”顾洲远道。

 从原身的记忆里,顾洲远了解到。

 这个世界布料主要是丝、麻。

 有钱人的蚕丝被子里,填充物一般是家禽绒毛,也有填充丝绵的。

 平民家庭的被子是麻布料,里面缝上些木棉、麻丝。

 再穷困一些的家庭,破被子里只好塞些芦絮、柳絮了。

 御寒衣物这方面,有钱人当然会用貂皮狐裘、绫罗绸缎。

 贫苦人家有张光板儿羊皮狗皮就很满足了,一般就是麻布衣服,里面塞上些麻丝破布片,芦花杨柳絮。

 穷人的冬天是最难熬的,冻死人不再是感叹词。

 而是字面意思,每年都会有不少贫苦百姓因为饥寒交迫,而冻死在寒冷的冬夜。

 小远交代的事情,他只要照做就成了。

 顾得地把种子放进一个小布包里,贴身放好。

 “那边盖房子已经有很多人在帮忙了,二哥你手臂受伤,大可不必掺和进去。”

 顾洲远开口道。

 “跟我到咱家的山上转转去。”顾洲远一指村子后面的山。

 他租下来的这座山跟村民们常去的后山差不多大。

 村里人之所以常去后山,是因为后山连着老林子,物产更丰富些。

 而顾洲远的这座山是个孤山,孤零零地矗立在一边,就像个坟头一般。

 村里人都把它唤作坟头山。

 山上虽说也是草木茂盛,但大家平日里都不愿意去。

 二人回家拿了些山上要用到的东西。

 顾洲远的百宝背篓是一定要带的。

 顾得地翻出一捆麻绳,斜挎在肩上。

 顾洲远拿过绳子,扔进了自己身后的背篓里。

 顾得地又习惯性地拎起他的柴刀。

 “带柴刀干啥?还要砍柴吗?”顾洲远奇道。

 顾得到闻言一愣:“坟头山是荒山,带把刀遇到毒蛇野兽啥的,也好用来防身。”

 这是村里人上山必备。

 “我不是那个意思,”顾洲远笑道:“我上回不是给了你几把长刀吗?那可是好刀,带那刀不比你的柴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