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棠 作品

第三百一十八章淑妃的光辉形象(第2页)

 皇帝陛下和淑妃娘娘都十分有耐心的听他讲。 

 ……  与长乐宫的温馨愉快相比,坤宁宫就有些愁云惨淡了。 

 但是这次,除了为二皇子竟然是被皇上亲自带出长乐宫进学这件事情发愁之外,父亲不见好转的病情、大哥不知何时染上的赌瘾,也令皇后十分之担忧。 

 但是再忧心,皇后也不可能出宫去省亲。 

 别说是她了,就是太宗朝那位出身令国公府的孝懿皇后,都从没有过回府省亲的记录。 

 除非有皇帝的恩旨在先,否则皇后甚至连一封家书都无法送出皇宫。 

 可是,要她怎么去向皇上求这个恩旨呢? 

 难道要她将家中的不堪之事悉数说与皇上知道么? 

 莫说是今日了,就是放在东宫时候,她也是开不了这个口的,那实在是太令人难堪了。 

 就连对胡嬷嬷,皇后都没有提及过此事。 

 因而皇后此刻的忧愁,放在胡嬷嬷眼中,就悉数是源自于皇上对二皇子殿下的疼爱。 

 她于是安慰皇后:“娘娘别多想,皇上不是只将二殿下送到太和殿就自去上朝了么,想是因为淑妃娘娘得来坤宁宫请安,不便去送二殿下,皇上这才捎带着送了二殿下一程。” 

 皇后略显恍惚的点了点头,点完头之后才反应过来胡嬷嬷说的是什么。 

 然后她就又有些后悔了—— 

 当年大皇子出阁读书,她为此免了嫔妃们当日的请安,亲自送大皇子去进学,但是今日二皇子第一次去大本堂,她却没有免去淑妃的请安,让她也去送一送二皇子。 

 这也不全然是因为她忘记了。 

 只是如今的淑妃带给她的压力实在太大,皇后难免要琢磨,她是不是应该弹压一下淑妃,就算不是打压指责,好歹也让淑妃与她之间的后妃之别更为分明一些,起码不要过多的给淑妃优待,以免让宫人们更加高看淑妃。 

 但是她没有给淑妃额外的恩典,皇上便亲自将二皇子带出了长乐宫。 

 虽然只是送了半程,但就是那半程,也足够让皇后忧心。 

 她不得不琢磨,这会不会是皇上在警告她? 

 他是在告诉她,她不肯赏长乐宫的脸面,全都会由他给淑妃或者二皇子补全? 

 这念头实在可怕,皇后的面色肉眼可见的又白了几分。 

 而此时的咸阳宫,沈贤妃也在教三皇子“写字”。 

 小小的三皇子被沈贤妃抱在怀中把着手一笔一划的写大字,写一个,沈贤妃就停下来把这个字的读法和意思讲给他听。 

 三皇子实在太小,沈贤妃讲到第四个字时,头一个字的读法就已经被他忘记了。 

 于是沈贤妃只好带着他从头念起,一遍又一遍,极尽耐心,不厌其烦,但却也始终不肯放弃。 

 教到后面,连侍墨都劝说:“娘娘,殿下还小呢,您何苦这么着急呀。” 

 实在是沈贤妃平日的模样,也不像是打算利用三皇子来争抢些什么。 

 因而此次拔苗助长式的“开蒙”,正殿内的几个宫女都颇为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