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太会煽情了(第2页)
待战事平息,府军归朝或卸甲归田,就是大势所趋,总之这些都会发生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
这几个军侯府的人马都是祖上就置办下来的,路走到头了,完成了他们的使命,顺应皇命是大势所趋,聪明人都没有话说。
可是李玦这样的刚支撑起摊子来就要散去,这不就是白折腾吗?除非他压根不想走这条路,他没想过交出李家军。
华靖离也是这些日子才想明白李玦的问题,李玦恐怕从一开始就存了不臣之心,他要重建李家军,名义上是完成老端侯的遗愿,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野心。
上一世华靖离呕血而亡之后还在元京停留了不到一年光景,他知道李玦封了异姓王,不仅成为了端王,还搭上了当时已是新帝的太子谢维。
那么他把李家军交出去了吗?想必没有,要不然他靠什么联合孙允斌架空了谢维呢?
华靖离不动声色的说完这些话,这些都是好话,他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李玦这个义弟尽最后一点心,也是为了大恒天下的大义。
这些话说完之后,他便算是尽了最后的道义了,之后李玦多行不义,就别怪他不留情了。
这番话在李玦耳朵里却没有听出一点大义和警告,因为这番话的另一套说辞他已经在夏庸那儿听过了。
其实夏庸和华靖离这两人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可是听在李玦耳中虽然各有用意,但终究都不觉得是好话。
他觉得这两人就是为了让他们自己省事儿,不想为他付出更多,才这么说的。
他现在觉得华靖离尤其可恶,毕竟夏庸是他岳丈,他要重建李家军,为了夏明月,夏庸是一定要为他筹谋的,无论是人还是钱财,他都得付出。
华靖离只是他的义兄,看他身子骨这状况,等到那时候华家军还在不在他手里都不好说了,他能给他引荐一些故旧、人脉就很不错了,根本不会让他付出更多。
华靖离现在就这么说了,分明是要跟他划出道道儿来,为的就是跟他划清界限,就是一点儿都不想为他付出!
李玦只觉得过去对待华靖离的那些付出都喂了狗,他强忍着心里的愤怒,表现出一副虚心接受又不忍父亲的遗愿落空的样子:
“华兄说的很有道理,我不是不认同,而是父命难违。你有所不知,我父亲生前最后的遗愿就是重建李家军,他说李家军是败在他手上的,一定要在我手上重建,否则他在天之灵无法安息。”
“哪怕只能维持几十年,也算是完成了他老人家的遗愿了。我知道,我父亲他犯了大错,尽管陛下下了封口令,他甚至不能告诉我这个做儿子的究竟发生了什么,他又做了什么。”
“可我毕竟是他的儿子,是他的亲骨肉,他就只有我这么一个儿子。华兄,如果换做是你,易地而处,你会不为你的父亲实现这最后的愿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