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多想跟他换一换(第2页)
“这些年他自己也没有上进的举动,无外乎出于两个原因,要么他力有不逮,他做不到,要么就是他不想那样做。他渴望着跟兄长交好,渴望着这府里的人能够和睦。”
“对你,他何尝没有想过,他要是能表现得更好一点,更和父兄、嫡母的心意,你是不是也能过得好一些。可是你呢,你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过吗?”
她顿了顿,抬眼时目光中就多了些寒芒,“你什么都想要,想要富贵、权势,又想要二弟平平安安的,不能出一点岔子。”
“世上哪儿这样的好事,就算有也轮不到他,轮不到华家的男人。华家是武勋世家,要出头他就得去拼命。若是他想去科考,想要以文官入仕,可以,可是华家给不了他楚家那样的根基和支持。”
“他要走这条路,就得靠他自己摸爬滚打,明枪暗箭都会朝他招呼过去,到时候他受了伤,甚至像今天一样下了大禹,小娘你可舍得?”
“你不能只想着这条路走成了有多好,你还得想想这种万中全一的路走起来有多难,他摔下来会摔得多重。就像小娘这样心疼儿子,怕是二弟破了一点油皮,你都要心疼地到处嚷嚷了吧……”
夏明嫣说完转身去追华靖离了,这儿已经离止戈园很近了,卜小娘就算追上来也会被小厮拦住。
华靖离之前实在忍不住了,顾不上这到底是他的庶母,直接拂袖而去。从他的角度来看,应该很难想像得到卜小娘有这些想法。
华靖和不适合习武,这是他自己的意愿也是身体底子决定的,就算他不是华叶峰最小的儿子,他也走不了华靖离这条路。
可是走文臣这条路,不仅是因为华家不能文武双绝遭人忌惮,还有一点非常关键,就是华家在这条路上根本就没有积累。
就好比楚家,三代都是文臣,再往上也是旧朝的文臣和书香门第,他们的子弟该何时拜师、拜谁为师、什么时候去科考、考上了怎样、考不上又怎样……他们已经形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模式。
包括子弟入仕之后,由谁引代、谁是座师、出了事儿了该怎么善后……他们都积累了自己的势力和人脉,这些往往是至少三代以上积累下来的,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这种模式下养大的子弟,纵使资质平庸,只要不是差到没边儿的,最后功名往往都至少是个举人,差事上至少能做个七品、八品的小官,再要么就能进翰林院或是书院治学去,换份体面。
就好比楚家这一代的两个儿子就属于资质一般倒也中规中矩的,有阖族势力帮衬着,现在也都有五品了,其中一个这两年很可能还能升到四品。
要是华靖和走这条路就不一样了,他不仅得到不到多少家族的帮衬,还会因为朝野对华家的忌惮平白地遭不少罪,他当真能受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