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茶 作品

第224章 四首诗词,苏学政大惊:这到底是谁家的好大儿?

“才气动了!”

 “不……不会出手就是贯州贯府吧?”

 三个儒家学士头皮发麻,一股凉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江小燕呼吸也变得有些粗重,胸膛微微起伏。

 韩子立看着奋笔书写的宁浩,面露微笑,不愧是他选择的人……就是优秀。

 李别鹤身形微微颤抖,内心又紧张又激动。

 天地才气的变化,让他看到了一些希望。

 但是又担心跟三个儒家学士的情况一样,根本不会持续多久。

 总之……观望!

 最终还是要看结果。

 宁浩再沾墨,提笔继续书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呱呱~

 落笔之后,隐约间,所有人都好似听到了青蛙的声音,那是独属于夜晚稻田的交响曲。

 众人心声再惊。

 书写还没有结束,宁浩心无旁骛,全身心都在这首词上: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一词结束。

 天地才气滚滚如潮。

 本应响起的天音,却因为宁浩没有落笔,始终引而不发。

 众人神色呆滞。

 不是结束了吗?

 为什么还不停笔?

 这词的前两句实在太经典了,似是讲述李家庄夜晚山道的景物,以及宁浩心中对灵稻丰收的向往。

 幸福之情跃然纸上。

 “宁鸣国这词不是祈求,而是描绘了丰收的景象,是先给出结果,由此希望引发天地文道的共鸣,降下规则之力,将腐朽的灵田再次复苏,这个角度太好了!”

 马金远充当起了解说,眼中掩饰不住的惊艳:“好,写的太好了,太优美了,我甚至闻到了灵田稻花飘来的清香,听到了青蛙在歌唱丰收……”

 苏牧激动的浑身发抖。

 优美!

 太优美了!

 这不是描绘的李家庄,但却勾勒出了一幅丰收的光景,青蛙唱丰年。

 明明是很平凡的景物,也没有什么堆砌辞藻的雕饰,更没有用到什么典故,平平淡淡,自自然然……但却蕴含了宁浩醇厚的深情。

 雄浑豪迈!

 与此同时,受诗词意境感召来的天地才气,本来无处宣泄,但腐朽的灵田蕴灵碑却仿佛是个突破口。

 呜呜~

 天地才气直接钻入灵田的蕴灵碑中,一时间,灵田沟壑逐渐闭拢。

 枯萎的灵稻这时候也仿佛注入了新的生机,缓缓挺直……

 不过才气浓度似乎还是不够。

 “一篇不够啊,那就是继续……”

 宁浩没有收笔的原因,就是想看看效果。

 很显然三千亩灵田被损坏到了根基,来自辛弃疾先贤的经典词作还是不够。

 就在众人以为宁浩会停笔的时候,却看到宁浩再次执笔沾墨……

 嗡!

 三个儒家学士脑瓜子嗡的一下,好似要炸开了一样。

 直接麻了!

 还要来?

 不是啊!

 你是文道的亲儿子吗?小小年纪,就能出手成词?还直接得到天地文道的回应。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宁浩这次选择的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通篇不是写丰收。

 而是写人。

 本来这首诗是陶渊明远离污浊官场,归田耕作的劳动生活。

 淳朴平实。

 但在这里,宁浩写的是李别鹤。

 李别鹤同样是远离了侠士盟,带着家人生活在这李家庄。

 从四品强者变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耕生活,虽然艰辛,但却充满乐趣,坚持行善,打理灵田灵稻。

 这不就是跟陶渊明的思想境界高度契合了吗?

 此诗落笔。

 天地才气再动,汇聚成的才气如同雨露甘霖一样,浇灌在三千亩灵田之上。

 轻抚枯萎的灵稻。

 这些灵稻在得到天地才气的滋养之下,逐渐颗粒饱满起来,隐隐泛着荧光。

 蕴灵碑更是绽放奇光。

 三个儒家学士嘴巴张大,足够塞下一个鸡蛋,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