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黄家的 作品

第523章 清穿之我不是和妃19

 “关小六,带爷逛逛你这庄子。+x\d·w¨x.t^x,t¨.`c?o-m,”康熙站起身理了理衣袍说道。 

 “是,三爷请!”长歌恭敬的说道。 

 康熙闲庭信步的走出宅子,长歌后退一步跟上。 

 乌林珠己经跑到阿兰泰身边,她可不敢再跟着长歌,腿都打颤了。 

 “说说吧,你这都是种的什么?”康熙说道。 

 他是一个闲不住的帝王,一辈子都致力往外跑,学识渊博,见识广泛,但也不是面面俱到的。 

 “三爷,这边种的就是苞米,现在刚刚抽穗……”长歌把玉米的一些常识跟康熙讲了。 

 不明白的地方康熙也会问,而且都问到了点子上,不得不说,康熙是真的好学。 

 一行人一边走,一边看着庄子上那郁郁葱葱的庄稼,心灵都升华了,这就是希望啊! 

 走过土豆地,走过红薯地,对于这些知识,长歌都是有问必答,看的出来,是真懂,不是敷衍,也不是死记硬背,就像刻在脑子里一样。 

 走到水稻田的时候,康熙看着稻田里的鱼,有些诧异的问道:“这稻田里还能养鱼?” 

 长歌说道:“稻田养鱼起源于汉代,唐朝时也有明确的记载,唐刘恂的《岭表录异》中提到过,岭南地区利用稻田养鱼,宋代以后,稻田养鱼逐渐推广到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w_e*n_x^u-e,b~o·o?k′.,c.o¢m¢ 

 主要以 鲤鱼、鲫鱼为主,不过奴才养的是草鱼,这鱼的适应性强、生长的也快。 

 今年己经是第二年了,从去年的产量上看,亩产要比普通的稻田增加一些。” 

 康熙:“不怕这鱼把秧苗吃了吗?” 

 长歌:“秧苗是先插下去的,等长到小腿的高度后,再放入鱼苗。 

 水稻能为鱼提供遮阴、栖息的环境,并吸收鱼的排泄物,用以增肥,而鱼类游动搅动水体,增加水中氧气,也能让水稻根系发达。 

 水中的杂草还有昆虫,都能成为鱼的食物。等稻子开花的时候,鱼也会吃飘落的稻花。 

 如此养出来的鱼,不仅肉质鲜美,还有隐隐的稻花香味,也可以叫稻花鱼,价格也更贵一些。 

 一亩稻田,却有两种收获,多少能让百姓增加一些收入。” 

 长歌说完,轻叹了口气,无论在哪个朝代,苦的永远是百姓。 

 康熙看着长歌,眼里是浓浓的欣赏,有才有貌,更难得的是,有一颗心怀天下的慈悲之心,真是个不错的丫头。 

 可惜啊,太子早早的定下了太子妃,不然这还真是一个母仪天下的奇女子。 

 “关格格,这稻田养鱼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长歌一回头,发现问她的是胤禛,不愧是最务实的皇帝,看看问的,首接问到根子上了。_看¢书¢君¨ ?更`新\最¨快! 

 胤禛可不敢叫她关小六,恐怕以后,这名字就是皇上的专属称呼了。 

 “回西阿哥,首先选择耐浅水、适应性强的鱼种,如 鲤鱼、鲫鱼、草鱼等,还可以养螃蟹,那边的几亩就是放的螃蟹苗。”长歌一边说着,一边指着不远处的几亩地。 

 又接着说道:“重要的是水位管理,水稻生长早期水位较浅,随着水稻长高,逐步加深水位以适应鱼类生长。 

 还有就是防逃措施,需加固田埂,设置鱼沟、鱼坑,能让鱼类躲避高温或干旱。 

 别的就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了,西阿哥如果想了解,奴才那里有详细记录的手札,可以借给西阿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