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9章 独木难支(二)
趁势言和是吴壹给刘元和的建议,但这事肯定不能向下传达,要是这股衰竭之气在军中蔓延,将极大影响兵士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刘镇肯定雪上加霜,面临瓦解的危机。
刘元和已经开始后悔,原本以为名震南齐的江陵府是什么了不得的庞然大物,一出手必然让雄鹰岭土崩瓦解,没想到也就是火力强而已,靠撒钱取胜,其他一无是处,在蔡藩的配合下,竟然拿不下杨梓规和雄鹰岭,被阻击在闽水不得寸进,你这个样子,怎么可能做老大哥,不说蔡荣晟,我刘元和只有两个郡也不服你。
刘元和不知道的是,雄鹰岭之所以非灭他不可,就是因为刘藩大军的战斗力比较强,是一个潜在威胁,不然留着他这种小藩也没什么,命运真是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闽州府两线、三处大战,在经过几天的口诛笔伐及兵马调动之后,扬江府柴藩以少镇将军柴志恭为帅、林宗泰为军师,以陈藩用气球垃圾侮辱柴藩为由,对长陵县阵地发起攻击,大战爆发。
长陵县,袁天纲、种沐流、商林等人的故乡,注定要再次在炮火下遭受摧残。
魏大中现在镇守宣德郡,既要防御巫藩,还要主持文政系统的建设,安民定赋,抽不开身,陈杉觉得梁秋贵还是很有能力,让他以军事参务的身份到长陵县主持战事。
他错了,很快就会付出代价。
别看梁秋贵能够熟练操作、使用各型武器装备,作为参务出谋划策也还不错,可他根本没有指挥大军作战的经验,也不是什么一上战场就能出奇制胜的军事天才,信心满满的他到前线不到一天,整个人都是懵的。
敌我双方的态势和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不断传递到他那里,脑海中完全被密密麻麻的大军布置形势图塞满,却理不出头绪,不知道柴藩会怎样进攻,也不清楚防御重点该摆在哪里,对步、坦、炮、空的协同作战也策划不出来。
他记得什么都学过,可学和运用完全是两码事,他就是一个刚到新手村的菜鸟,根本担不起主将的重任,心理素质也没跟上,一没头绪就慌了,造成思绪混乱。
他有自知之明,见自己玩不转,陈镇可是他可以立足和发展的依靠,肯定不能出问题,立马联系陈杉,说他能力有限,担不起前线统领重任,请陈另派将领主持战事,他可以做个参务。
陈杉以为是前线将校不大服从他这个陌生人的指挥,好一顿安抚,并联系各军指挥使,让他们务必听从梁秋贵的命令,没把他急死。
梁秋贵见无法请辞,只能召集各军主将,让他们提意见,准备从他们的意见中总结出一套防御方案和打法,尽量不出大的问题。
陈藩就在这种乱糟糟的氛围下组织起了防御战。
可惜,前线所有的将领都没有真正猜到柴藩的攻击点,他们一致认为柴藩的重点应该是白水江,以切断、阻击可能存在的雄鹰岭支援,将陈镇完全孤立,建议将西线江防作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