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少年 作品

第二百七十一章 哥哥姐姐(第2页)

 他甚至刻意道出了红莲的身份,还给她扣上了一顶大帽子,以此增加红莲所言的可行度。

 果不其然,听闻这话的众人,眼中的光芒愈发明亮。

 当下在徐宽的带领下,便有一大群人与他一道登上城门。

 红莲又转头看向年纪较小的沈亚风,这家伙显然没有徐宽那样的心思,红莲说什么,他便照单全收的都信了下来,面对红莲投递来的目光,他甚至还有几分兴奋的架势,抢先言道:“红莲姑娘,有什么吩咐你尽管开口,我保证完成!”

 “你带百人去后门处,一来接应逃入此地的百姓,二来也监视那处蚩辽人的动向,一旦他们有对后门发动攻势的迹象,立马回报!”

 “剩下的人原地待命,一旦前方出现伤员亦或者需要修整,立马轮换!”

 一道道命令接连不断地从红莲嘴里发出,条理清楚,同时也考虑到了持久战的可能,这样的安排不说面面俱到,但至少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已是接近最优解的安排。

 或许是红莲传达来的消息足够振奋人心,又或者是因为之前在面对地血蛛以及蚩辽人奇袭时,她展现出来的足够强大的战力,总之她话音一落,在场众人皆在这时快速行动了起来。

 但红莲的调度并未因此结束,她又将目光看向了人群中那些工匠与百姓:“你们中,有谁是墨甲师?”

 人群中很快便有十来人走出,为首的是个年纪很大老者,穿着一声灰衣,他在那时朝着红莲拱手,言道:“在下大隋山灵匣门门主衡仲,虽天资愚钝,但胜在年长,多年钻研下来,自认为对墨甲之道还算熟悉,姑娘有何吩咐。”

 红莲闻言,眸中不由得闪过一抹异色,大隋山是整个大夏境内唯一一座墨道灵山,位于大夏东境,距离龙铮山数万里不止……

 堂堂灵山门主,竟然也来了北境……

 虽然疑惑,但此刻并不是寻根问底的好时机,在短暂的错愕后,红莲便正色言道:“劳烦老先生带人去军需库看看,有没有能够用得上的墨甲与军械。”

 “可那些军械与墨甲很多都是要交付前线……”名为衡仲的老者眉头一皱,下意识的反驳道。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红莲却只是淡淡的道出了八个字眼。

 老人微微一愣,旋即面露愧色:“姑娘说的是,我这就带人去清点。”

 说罢,老人转身,带着众弟子,以及现场无事的百姓赶赴军需库的库房,而为了以防还有没有被清理到的地血蛛伤害到这些冲华城的金疙瘩,红莲又从待命的四百甲士里抽出了两百人,一路护送。

 待到人群走远,红莲抬头看向那些与攀上城楼的妖卒厮杀的守军,听着门外妖兽的嘶吼,她握紧了拳头,喃喃言道:“公子……”

 “你可得快些来啊。”

 “若是奴家死了,你上来再去找我这么好的侍女?”

 自语罢这番话,她的身子一跃而起,漫天业火再次召出,在她的催动下,攻杀向前方。

 ……

 冲华城中杀声震天。

 流民营地里楚宁正盘膝而坐,用尽全力确保着每一位百姓都能安全的完成妖化,整个营地中气氛紧张。

 但就在这时,一个白衣书生出现在了不远处的官道上,他背着一个大大的书箱,脚步轻盈,对于眼前城郭上燃起的狼烟以及那隐约传来的嘶吼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终于,在来到了距离城郭不过百步之遥,他停下了脚步,四下望了望,很快他就瞥见了一处凸起的石头,他打量了那石头一番,似乎是觉得还算满意,他自顾自的点了点头走了过去。

 他在石块上坐下,取下背上的书箱,一边往外掏着笔墨纸砚,一边嘟囔着:“自从上次撰写天数出了纰漏,足足被长生天在神崖上囚禁了半年。”

 “好不容易出让他老人家消了气,又接到那家伙的活……”

 “真是欺负老实人,大家都是长生天的化身,凭什么这种脏活累活总是轮到我,难道就因为我排行十一,所以他们都欺负我年轻?”

 “唉,命苦啊……”

 白衣书生嘴里虽然抱怨着,手上的功夫却并未停下,很快就研好了墨,也展开了手中的书卷。

 他咬着笔杆,先是看了看眼前的城郭,又看了看一旁的流民营地,微作思索,便眼前一亮。

 “有了!”

 他这样说道,当下便在书页上奋笔疾书了起来。

 “有山龙铮,八百春秋。”

 “薪火相传,百代沧桑。”

 “其主薛郎,性情乖张。”

 “刀斩辽使,言告万疆。”

 “地不易主,人不言降。”

 “天下沸腾,万民来匡。”

 “有妖蚩辽,死而不僵。”

 “一化十二,各部为章。”

 “千年饮血,千年韬光。”

 “鹰视狼顾,王夏沃土。”

 “终得良机,拓土开疆。”

 “先取幽莽,再觅云殇。”

 “盘龙为界,龙铮横枪。”

 “其士虽勇,然命不在王。”

 “破得盘龙,锋向北疆。”

 “奇袭冲华,断其粮仓。”

 “前后合围,龙铮绝殇。”

 “北境气尽,尽作辽土。”

 “呜呼!”

 “蛮入中原,天下板荡。”

 “万灵涂炭,命如……”

 写到这里,年轻的书生忽然停笔。

 “怎么思绪忽然断了……”他有些抱怨的自语道,却又心有不甘,于是再次咬住了笔杆,想要将下文补上。

 “命运之书非为定数,而是推演之法,写不出来,恰恰证明,你写的不对。”可就在这时,他的耳畔却忽然传来一道轻柔的声音。

 这毫无预兆的声响,直接吓傻了年轻书生,他一激灵,嘴里咬着笔杆脱落,他手忙脚乱的将之接住,回头看去,这才发现自己的身后不知什么时候竟站了位少女。

 年纪十五六岁的样子,身材娇小,梳着一对双马尾,马尾很长几乎落在她的腰身,身着一件黑白色长裙,上身纯白,下身晕染成墨色。

 她的模样极为好看,就像是一具精雕细琢出来的瓷娃娃,哪怕是一位年轻书生审美而言,她的漂亮依然足够震撼人心。

 是的。

 她的美,已然超越了皮肉,而是一种由灵魂散发出来的高贵。

 此刻,她贴在他的身旁,一双黑色的眼睛,正看着他手中书卷上墨迹未干的字迹。

 “你谁啊?”

 “你知道本公子是谁吗?”

 “我写的东西怎么可能有错……”他下意识的反驳道。

 “你看。”少女却并不看他,只是在那时指向书卷。

 书生定睛一看,只见书卷上刚刚写好的字迹在那时忽然变得潦草,然后渐渐溃散……

 “又来!”书生顿时发出一声哀嚎,他双手抱头,将本来细心打理好的头发抓得缭乱无比:“上次的事老头子还没消气,怎么又遇见了这样的怪事!”

 “那家伙到底什么来头,怎么每次遇见他,我的推演就会出问题……”

 “你道行太浅,满打满算也才百年不到,这差事交给你,长生天那老混蛋确实没安好心。”少女有些同情的看着书生,说着还伸手拍了拍他的肩头。

 书生稍感慰藉,正要道谢,可却忽然意识到了不对,他猛地起身,惊骇的看向少女:“不对!”

 “你怎么看得到我?你是谁?”

 少女歪着头,看着一脸骇然的书生,双手负在身后:“长生天难道就没给你介绍过你家里的几位长辈?”

 书生一愣,瞳孔猛然放大,伸出手颤抖着指着少女:“你……你是那位……”

 “你怎么离开了天尽隙?”

 少女则眯眼一笑,然后脆生生的言道:“我阿爹给我找了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我来看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