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户籍问题!

 破案群内!  群成员看着关宏峰上传的,疑似司兰的尸体资料,全都非常意外。 

 这尸体,是18年被发现的。 

 当年夏天,一场暴雨冲刷山林表面的泥土,露出埋藏在其中的尸体。 

 附近上山套兔子的村民,发现了尸骨。 

 警方到场后,首先确认这是一具女尸。 

 通过白骨化程度,将死亡时间定在8-13年之前。 

 之所以跨度这么大,是因为白骨化后的尸体,不像刚死亡没多久的尸体,有尸斑、尸僵、尸温等,和死亡时间高度相关的表征。 

 更何况,就算有这些表征,死亡时间,也是一个范围。 

 而白骨化,受尸体是否暴露于空气、环境湿度、平均温度等很多因素影响。 

 而且死亡时间越久远,就越难确定具体的死亡时间。 

 通常需要寻找其它判断依据。 

 法医秦明:“当时负责这案子的法医,很专业。 

 埋尸地是山林,树木众多。 

 法医最终判断详细死亡时间的依据,是树根。 

 挖坑埋尸会挖断原本的树根,断裂后会生出新的侧根。 

 而挖坑埋尸,近似松土施肥。 

 新根会向着埋尸地生长。 

 通过最接近断根的,新根年轮数量,就能具体的判断挖坑埋尸的时间。 

 山林埋尸案里,如果受害者死亡时间久远,这是常用的确定死亡时间的办法。 

 我刚刚看了树根截面的鉴定报告,当年的调查组,将受害者死亡时间,定在08年,应该没问题。 

 结合受害者所穿的单薄衣物,死亡时间定在5-8月,很合理! 

 这和耿清清死于七月初,倒确实吻合。 

 不过……” 

 秦明迟疑了一下,才留言: 

 “这女性尸骨,18年发现的时候,就进行了dna鉴定。 

 可没有在dna数据库,完成匹配。 

 也就是说,没有人报案失踪,她也不是记录在案的罪犯。 

 问题是! 

 当时她的dna,就上传数据库了。 

 司兰又是耿清清的小姨,两人按说有亲缘关系。 

 dna应该是可以匹配上的。 

 可鉴定耿清清dna的时候,并没有完成匹配。 

 所以这尸骨,显然跟耿清清没有亲缘关系。” 

 唐探秦风:“两具尸体处理手法的差别,也比较明显。 

 耿清清被装在麻袋里,随便丢到隐蔽山洞。 

 而关队新发现的这具尸骨,则挖坑埋尸。 

 而且坑挖得方方正正,显然出了不少的力。 

 按说如果是同一个凶手杀死了两人,不应该同时丢到洞里,或一起丢到土坑里吗? 

 为什么要分开抛尸,这么麻烦?” 

 毛利小五郎:“我也发现了一个疑点。 

 关队新发现的这尸体,死因和耿清清并不一样。 

 耿清清是利器刺入右后颈,导致的失血性休克,凶器推测是锥形长刺。 

 而关队发现的这尸骨,死因是钝器打击导致的颅脑机械性损伤。 

 凶器推测是短锤。 

 简单来说,凶手用锤子连续攻击死者的正面部,导致其死亡。” 

 看着大家的留言,群成员,都有些迷惑。 

 关队发现的尸骨,在某些方面,确实很像司兰。 

 比如推测死者生前身高,在162cm左右,和司兰差不多。 

 再就是,尸骨的埋尸地,不但也在那片山林。 

 而且距离发现耿清清尸骨的山洞,很近。 

 可要说那尸骨就是司兰,疑点确实也很多。 

 死因、埋葬方式的差别就不说了,但dna没匹配上,问题可就大了。 

 关宏峰想了想: 

 “我现在也不太敢说,那尸骨,就是司兰。 

 但我可以补充一点信息。 

 目前信义区调查局的数据库里,没有确定身份的尸体,本就不多。  确定在08年死亡的,只有两具。 

 另一具是男性,且死亡时间是冬季,在路边发现尸体。 

 女性,且和司兰比较像的尸骨,只有我找到的那一具。 

 另外! 

 秦法医所说的dna问题,我其实想过。 

 司兰和耿清清的姨甥关系,来自郑天力等人的口供。 

 准不准确,并不一定。 

 就算真是姨甥,是亲姨甥,还是按辈分随便叫的,也不一定。 

 而且就算真有亲缘关系,如果距离比较远,出了五代,dna也很难鉴定。” 

 唐仁:“介小姨也是表的? 

 两人关系可能比较远,可能是祖奶奶辈遗传下来的关系?” 

 “这个,倒是有可能!” 

 秦风留言: 

 “现在dna办公室常用的鉴定办法是str检测。 

 三代以内直系,可以鉴定成功。 

 但遗传三代的旁系亲属,可能成功匹配,也可能失败。 

 需要多次鉴定,或结合其它证据判断。 

 四代后的亲属,就无法完成匹配了。 

 所以关队说的,完全有可能。” 

 沈庭:“那现在可以让dna鉴定室,对耿清清和那尸骨,再次进行鉴定?” 

 关宏峰:“可以试试!” 

 沈庭直接找到杨昌隆,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他。 

 “司兰可能死了? 

 而且找到了疑似她的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