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蜂巢”架构(第2页)

 这种情况让姜寻不禁有些头疼。 

 可是很快,赵听涛的建议却让他眼前一亮: 

 赵听涛:“我觉得,可以试试‘蜂巢’形式的组织架构!” 

 “就是设置‘蜂巢’‘工蜂’‘蜂王’三部分。其中‘蜂巢’是提供生存环境,零准入门槛,可自由使用组织标识获取基础庇护,但是也不享受组织福利的人。” 

 “而‘工蜂’则是进行契约的优质成员,享有组织福利,比如传承知识培训资格等,但是也有相应的义务的求生者。” 

 “这样一来,将组织成员进行区分,是不是会好一些?!” 

 听完赵听涛的建议,姜寻低下头陷入了沉思。 

 认真权衡了下利弊,他发现,这种方式竟然十分合理!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自己不会被“组织”拖累,也能保证在需要时能找到大量的劳动力。 

 而且还能发展一批真正“核心”的成员,用来代替自己做一些事情。 

 不过,赵听涛这小子从哪知道的这些东西的? 

 难道是他之前所在的组织就是这种形式架构? 

 小黑子,露出 

 咳咳。 

 确认了大概的思路,于是几人又开始针对细节进行一些讨论,最后确认了思路: 

 首先,是设置“蜂巢”。 

 也就是类似于龙国庇护所那样,先找一些合适且资源丰富的位置建造几所大型庇护所。 

 环境被“黑血”侵占的人,可以通过“青山一级私人频道”附带的传送功能传送到这些庇护所中。 

 同样的,他们要上缴一部分原始物资,作为庇护所的创建费用。 

 其次,就是每个大型庇护所中,都需要一个“陈望”这种核心人员,去进行管理。 

 保证庇护所内“稳定”的同时进行“收租”。 

 收上来的租金,主要用来维护庇护所的发展和安全设施。 

 同时,其中的10作为“管理”成员的工资。 

 而以这种形式加入的“青山”外围成员,拥有相对自由的权利。 

 只要按时交租,所有的收获,姜寻他们5人分文不取。 

 但是同样的,他们也不会给这些人提供任何涉及到个人的保护,和资源的支持。 

 只有在“庇护所”遭遇重大危险时,他们才会出手解决。 

 这样一来,既能形成一个松散的组织,又能避免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管理。 

 而且,这种形式的“外围成员”,虽然缺乏统一调度,也缺少一些身份认同感。 

 但是管理成本极低,成员的自主性强,也更符合末世生存者的心理。 

 算是一种不错的组织形式。 

 姜寻几人也都考虑过了,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 

 就当是给无家可归的求生者们,搭建一个落脚的地方。 

 反正付出的代价也不大,仅仅是一些基础材料和初步的规章制度建立而已。 

 同时还能供养几个作为管理层的核心成员,自己也能优先收获一些珍稀物资。 

 确认了下没有纰漏,姜寻安排赵听涛去做这件事情,收上来的初始物资,多余的都是算他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