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海棠 作品

第450章 你不是死了吗?!

  仇钺这是帮边军将领说话,分明是要把边军将领打造成铁板一块。

  陆行简挠挠头,问司礼监太监萧敬:“朕记得,那个萧彬又被人弹劾杀良冒功?”

  萧敬答复:“是。”

  “言官弹劾,说萧彬在新河县苏添村御敌时,不敢进村,等流寇走了,才进村杀居民康强等四十一人。九人在田里干活,也被他叫回来杀死。后来在钜鹿韩家寨杀耕夫赵五汉等二十八人,至隆平又杀六人以冒首功。”

  陆行简额头跳了跳。

  这弹劾得有鼻子有眼,连具体姓名都清清楚楚。

  无论真假,背后弹劾之人所图不小。

  是为了迎合上意?

  他下令让一个正直的给事中潘埙去调查此事,并且停了萧彬一年俸禄作为惩罚。

  相比着杀良冒功的丑恶罪名,只停一年俸禄,几乎就是雷声大雨点小了。

  潘埙不是傻子,立即意识到皇帝的态度,勤勤恳恳去调查去了。

  第四条是现在的有功之人,需要慢吞吞核查过去多年经历,经得住审查的才能得以升职。

  时间长很漫长,导致士气不振。

  建议从现在起,临阵用命者,令纪功官即军前勘实填给升赏,银牌不用命者即行军法。

  这话其实相当委婉了。

  京军多年的风气是,勇敢杀敌的士兵,功劳被别人夺走,自己也不敢理论。

  如此以来,没有人还会傻乎乎地拼命杀敌。

  反正最后功劳也轮不到自己。

  仇钺在河南之所以能够所向披靡,最关键的就是给官军的激励及时到位。

  触手可及、实打实的升官发财,刺激士气高涨,士兵们跟打了鸡血似的一个个卯劲儿干。

  陆行简立即明白了仇钺的意思。

  实际上,京军折腾大半年徒劳无功,反而让刘七等人坐大,根本就是奖赏不及时不到位。

  他不禁感叹:“仇爱卿真是栋梁之才。”

  仇钺提出的最后一条,是官军的死伤折损,问题出在将官身上。

  主将伤危时,偏将裨将坐视不理,无上下互相维护之意。

  他这指的是在洛阳城下,冯桢之死。

  如果当时有别的军队过去支援,冯桢也不会孤立无援、力竭战死。

  朝廷再怎么嘉奖冯桢,人死不能复活。

  别的将领也会物伤其类,人人自危,谁都不会主动出击,避免自己成为下一个冯桢。

  仇钺建议今后,凡主将受伤,则所部将领旗军各坐重罪,有功不录,庶可齐心戮力,以期成功。

  这些建议条条实用,充分结合实际。

  陆行简拉着兵部等各个衙门一起开会商议落实的可能性。

  兵部尚书何鉴站在京军的立场上说话。

  说京军自祖宗以来立三大营,后来又选其精锐十二万人分为十二团营,四方调征亦多取胜。

  边军既分调多缺,京军复骄弛不用,并非良策。

  选出来的京军不宜停止,请选用其他参将、游击各一人领京军。

  仇钺嫌京军不好用,就只率领他原来调到京城的边军好了。

  再说,现在虏情紧急,最好把这些边军全部遣返回自己所属边镇。

  至于仇钺索要的马匹,就没那个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