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佛爷!

  投降?!

  在场的所有人都瞬间愣住了。

  不是,百济好歹是传承了几百年的祖宗基业啊,怎么到了你这里,说投降就投降,说不要就不要了?!

  “胡扯!”

  扶余义慈再度一拍桌案,怒喝道:“你以为你把祖宗基业献出去,大唐皇帝和大唐群臣们,就能把你当成自己人了?!”

  “哼!”

  扶余隆抿了抿嘴。

  “既然如此,那我没办法了……”

  大殿上重新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当中。

  良久之后,上首的扶余义慈才幽幽的叹了口气,然后伸手狠狠地拧了拧眉心,语气甚是无奈。

  “罢了,你说的也不无道理。”

  “但现在大战都还没有开打,如果我百济也就这么直接投降了,岂不是太令人耻笑了?!”

  “本王认为,咱们要准备三个计策。”

  “第一个,就是暂且先把我百济的大军从辽东前线撤一撤,让新罗和高句丽复国军顶上去,先看看唐军到底能不能挡得住!”

  “第二个计策,就是你带人去大唐,就说自己可以代表百济,投降大唐!”

  “除了这两个计策之外,还有第三个,那就是……”

  “逃跑!”

  扶余义慈说到最后,神情间出现了一丝落寞的伤感。

  “大王,逃去哪里?!”

  “窝国!”

  “啊?!”

  “啊什么啊!”

  扶余义慈冷哼一声。

  “既然打不过,又投降不了,那除了流亡之外,还有别的路子可选吗?!”

  “当然了,这是下策。”

  “就看还在前线的新罗和高句丽军队,能不能挡得住唐军了,如果能挡住的话,他们就不投降了,可如果挡不住的话……”

  “唉,那就投了吧……”

  众人闻言,尽皆默然。

  而类似的景象,也发生在新罗的王宫当中。

  ……

  大唐贞观二十年,六月初一。

  大唐长乐长公主与辽王府属官,兼大唐吏部员外郎的张柬之成婚。

  长安城满城欢庆。

  长长的婚嫁队伍,前后的距离达到了几里地,整个长安城都充斥在欢庆的氛围当中。

  只不过。

  次日清晨,皇帝率领百官出城祭天后,便再次挥师东进,开始了征讨辽东,兼巡视天下的征途。

  大军行进的很慢。

  过了好几天的时间都还没有走出关中。

  可与此同时,李承乾已经在薛仁贵等人的护卫下,乔装一番,带人来到了陕州境内。

  陕州。

  奔腾不息的黄河从境内穿过。

  这里是江南至长安漕运最为关键的一环,只要粮食、商品等过了陕州境内的黄河,就可以一马平川的驶入渭河河道,进入关中。

  李承乾站在黄河岸边的峭壁上,打量着下方忙忙碌碌的船夫和纤夫,耳畔回响着黄河奔腾时的怒吼声。

  “陛下,如此看来,朝廷的漕运制度已经很完善了。”

  “光是这一会的功夫,就有十二条小船运送着粮食从下游逆流而上,在纤夫的拉拽下,成功通过了这片区域。”

  “通过之后,进入平稳水域了,就会再度将粮食装填在大船上,然后运送至长安。”

  李承乾微微颔首。

  “确实不错。”

  “只不过装小船在转运的方法还是太过于繁琐了,而且过程中必然会造成粮食的损失,还是得调集人力物力,尽快把这河中的乱石清理干净,让大船得以通行才好!”

  “是,臣等记下了。”

  既然要东巡,自然不能只带着武将们。

  大唐朝中的半数宰相,以及三省六部的主要官员都跟随皇帝东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