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此间乐,不思长安也……(第2页)

  “殿下,还在看书?!”

  “是啊!”

  “陛下把如此重担交到我的身上,如果我没办法办好的话,先不说陛下会不会追责,就连我自己也是难以自我宽恕啊!”

  李恪语气很是诚挚。

  他心中其实是有干一番大事业,青史留名的抱负的。

  但无奈于他的身份实在是太操蛋了。

  是一种无论各方势力,看见后都会摇摇头,甚至于敌视的情况,所以李恪只能麻痹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唐亲王。

  可现在,李承乾给了他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

  李恪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的话,恐怕在午夜梦回之时,他自己都不会甘心的。

  杜构见状,拍了拍共事一年有余的李恪的肩膀。

  “不必如此忧心。”

  “陛下既然下令操办这件事情,肯定就已经在和三省六部的宰相们商议了,咱们到时候踏踏实实的去办就好了。”

  “正如你想的那样,这个差事,至关重要。”

  “如果真的在我们手上干成功了的话,你我的名字,在史书之上,将不亚于蔡伦等人!”

  杜构眼神明亮。

  作为大唐名臣杜如晦之子,他怎么可能甘于平凡。

  摆在眼前的这个差事,不仅对于李恪来说是实现抱负的机会,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

  二人乘船行驶在大海上。

  一路上,不断翻看着各种各样的书籍,互相交谈心得,时间也过的飞快。

  十日后。

  船队进入珠江,逆流而上。

  在经过灵渠之后,船队成功进入湘江,随后驶入长江主航道,进入大唐的江南地带。

  船队一路上走走停停。

  李恪和狄仁杰等人一起,在暗中打探着天下间关于灭佛后的反应,终于在两个月后,沿着大运河,抵达了洛阳。

  “臣弟拜见陛下!”

  见到李承乾后。

  李恪瞬间泪流满面,哭倒在地上,脸上全是对于长兄的敬仰与爱戴。

  李承乾:……

  “三弟大可不必!”

  李承乾连忙一把将他捞了起来,随后拉着他走到一处悬挂着的舆图前,紧接着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个铁锹,塞到了李恪的手上。

  “去朔州吧!”

  “差事干好了,朕不吝封赏,但是丑话说在前头,如果你干不好的话,朕就让人用这把御赐的铁锹,直接把你在朔州那里给埋了!”

  “啊!”

  “臣遵命!”

  李承乾满意颔首。

  “另外,在朔州等地开挖煤炭,肯定会对当地百姓带来一些不利的后果,随意朝廷要在政策上照顾一下河东与河北等地的百姓们。”

  “朕允许你招募当地百姓,来开采煤炭。”

  “至于工钱,要尽可能的多给一些,毕竟这是危险的活计,还要做好善后的准备,凡是出事的百姓的家眷,都要进行抚恤!”

  “另外。”

  “你可以再招募一些胡人来干活,一应待遇,与我大唐百姓一样,只不过……”

  “亲疏必定是有别的。”

  “所以对于下矿开采的大唐百姓,明里照常就行,暗中再给他们一些别的吧!”

  请收藏本站:www.66e5.icu。笔趣阁手机版:m.66e5.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