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储君之争!文武之争!

  尉迟敬德感觉自己心里边一阵堵得慌。

  可这种事情。

  他又不能说些什么,因此只能叹了口气,准备找个机会,与李承乾密奏一番。

  半个时辰后。

  洛阳城外钟鼓声大作。

  嘹亮的号角声传遍半个城池,而李承乾的銮驾,也终于驾临了他阔别已久的洛阳城。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年!”

  朝白声宛如山呼海啸。

  李承乾在接受过百官迎接后,便返回洛阳行宫大殿,简单了处理了一下政务。

  因为是刚回了,所以自然不会太忙。

  群臣也都知道天子这么急匆匆的赶回来,是为了陪伴皇后,所以也没有不长眼的,在这个时候跳出了出难题,难为李承乾。

  当然。

  除了尉迟敬德。

  散朝之后。

  李承乾刚刚走出大殿,正准备快速赶回皇后寝宫,与别离已久的爱妻见面之时。

  突然有内侍从后边急匆匆的跑过来,禀报道:“陛下,鄂国公求见!”

  闻言。

  李承乾瞬间一怔。

  鄂国公尉迟敬德?!

  刚刚不是在大殿上见过面吗,难不成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需要跟他密奏?!

  念及至此,李承乾也不敢耽搁,当即让内侍领尉迟敬德过来。

  片刻之后。

  “老臣见过陛下。”

  “老臣之所以叨扰陛下,是因为……”

  说到这里。

  尉迟敬德的语气明显凝滞了下。

  但他还是梗着脖子,把自己方才看见的听见的一幕幕详细的说了一遍。

  “陛下。”

  “请恕老臣多嘴一句。”

  “在老臣看来,如今朝堂上的局势,隐隐之间,已经有若干年前魏王党与陛下的东宫一党对峙的先兆了!”

  “前车之鉴,就在不远,这可不是什么好征兆啊陛下!”

  尉迟敬德言辞恳切。

  他已经六七十了,眼看着差不多可以准备棺材了,所以这番话的确是他这个三朝老臣的肺腑之言。

  大唐已经内斗两代人了。

  总不能到了这下一代,还要继续内斗下去吧,若是如此的,朝廷岂不是又要动乱了?!

  而听完他的话。

  李承乾也是站在秋风当中,沉默了。

  隐隐间出现党争的征兆,他如何不知道?!

  只是之前远在平壤,脑子里边想的都是如何移风易俗,吞并这些版图,所以没来的及管罢了。

  今日尉迟敬德话,给他提了个醒。

  储君之争,向来如此。

  如果连基本的争斗都不存在了,那么就很难保证上任的下一代君王,是个精明强干之辈!

  毫无疑问。

  李承乾也是有养蛊的念头的。

  但相比于储君之争,现在更令他觉得棘手的,其实是另外一件事情。

  文武之争!

  长子陇王李象,在西境呆了两年。

  因为要日日与军队打交道,所以不用想都能猜到,支持他的许多都是武将,甚至还有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等在内的胡族将领。

  而反之。

  次子辽王李厥,因为年纪不大,一直留在京城,接触的大多数都是文臣。

  一武一文。

  李承乾担心储君之争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