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醇 作品
第335章:差点没绷住……
皇子!
这是大唐皇帝的第三子!
不多时,一个襁褓便被内侍捧着,递到了李承乾的面前。
婴儿出生后,已经清洗过了。
所以此时看上去,圆嘟嘟的小脸上带着些许红润色泽,李承乾的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没有压住的温和笑容。
“陛下……”
一旁的皇后苏檀儿有些虚弱的唤了一声。
李承乾连忙弓腰,将襁褓凑到她的面前,并伸手帮她拂去脸上的发丝,轻声笑道:“檀儿,是个皇子。”
“朕掂量了一下,起码也得有七斤沉…呵,长大了怕不是个壮汉!”
“哈哈哈哈……”
寝殿内。
响起了天子畅快的笑声。
苏檀儿看了几眼自己的儿子,眼中满是柔情,但随着心弦放开,疲惫感也缓缓的涌上来,不过片刻之后就闭上双眼睡着了。
李承乾抱着儿子,来到正殿。
一众重臣已经闻讯而来,见到天子与他怀中的皇子之后,便齐齐下拜,恭贺道:“臣等恭贺陛下!”
“平身!”
李承乾笑呵呵的摆摆手,示意众人起身。
随后坐在主位上,将怀中的襁褓递给内侍,看着一众重臣,笑道:“诸卿。”
“朕这个儿子降生之时,四海平宁安定。”
“无论在任何方向,我大唐此时此刻都没有用兵,可见这乃是天意啊!”
众人都是深以为然的点头。
自从贞观十七年开始,大唐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对外用兵,东征西讨,灭国无数。
而唯独现在,并没有用兵,且四海平宁。
倘若用天人感应的说法,这大唐的三殿下的降生,便是天意使然。
李承乾笑容和煦。
虽然这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但这不重要,只要对大唐来说有利,那这就是天意使然。
“既如此,朕心里边边已经有打算了。”
李承乾缓缓起身。
一旁的内侍眼见,立刻让人送上了笔墨纸砚。
随后李承乾就提起毛笔,在平整的宣纸上,提笔书写了两个大字!
“李绥”!
所谓“绥”字,安定平宁之意,出自于《诗经》之中。
用这个字为名。
可谓是上承天意,下顺民心。
在李承乾看来,是眼下最为合适的名字了!
“传朕敕令!”
“册封皇三子李绥,为宁王!”
言罢。
李承乾再度接过襁褓,微微举起来,一众臣子纷纷再度下拜,恭敬行礼。
“臣等谨遵陛下敕令!”
“臣等拜见宁王殿下!”
……
皇三子诞生的消息。
如一阵风似的,迅速在整个洛阳城蔓延开。
紧接着便向四面八方传播开去,数日之后,远在长安的臣子们,便知道了此等喜事。
长安,骊山行宫。
李世民大清早起来,如往常一般锻炼了一番之后,就准备开始干饭。
干完饭后,准备继续编撰自己的兵书。
对于现在这种堪称闲云野鹤般的日子,已经彻底看开了的李世民其实非常满意。
每天的日程,都安排的很满。
清早起来就是锻炼,然后就是干饭,然后就是编撰兵书,再然后就是午睡,再然后则是射箭、骑马……
总而言之。
李世民这个太上皇虽然闲,但也没有太闲。
“太上皇,洛阳传来消息,皇后娘娘诞下子嗣,陛下已经下令,册封为宁王……”
张阿难来到李世民身侧。
一边为他递上一份报纸,一边轻声说着这些事情。
闻言。
李世民明显愣了下。
“是吗……”
“这是好事啊!”
李世民是由衷的喜悦。
不管曾经发生过什么,李承乾都是他的嫡长子,那么这宁王李绥,自然也就是他的嫡孙。
归根结底。
身上流淌着的,还是自己与爱妻长孙氏的血脉!
“阿难。”
“从府库中取出些宝物,替朕送去洛阳,就当朕这个皇祖父给孙子的礼物了!”
张阿难应了一声,但却没有立刻离去。
李世民看了一会报纸,随后扭过头,疑惑地扫了一眼,询问道:“你愣着干嘛?”
“太上皇,刚才洛阳那边还传来另一个消息。”
“陛下已经从洛阳启程了,预计明后天,就会返回长安,所以礼物兴许不用送去洛阳了。”
听见这话。
李世民顿时一怔。
“回长安?!”
仔细算下来。
李承乾离开长安已经整整一年多了。
这一年多来,长安没有天子坐镇,李世民看不着李承乾,其实过的反倒是更自在一些。
不说别的。
起码,心情是要好一些的。
现在突然听见李承乾要回来的消息,李世民心里边简直是五味杂陈。
既有即将见到儿子的些许喜悦。
又有一种说不清楚的难受感,究其根源,还是大唐第二次玄武门之事,是出现在他的身上。
张阿难看出了太上皇的心思。
于是咳嗽一声,压低声音,在他耳畔低声道:“太上皇勿虑,据说陛下是自己带人前来的,短时间内,还没有返回长安的打算。”
“毕竟。”
“一个多月后,就是泰山封禅的日子了。”
李世民恍然。
还没等他松一口气,就检索到了张阿难话语当中的一个关键词。
泰山封禅!
一瞬间,李世民的表情变得极为精彩!
泰山封禅可是他一辈子想干却没有干成的事,然而现在他的儿子,登基一年,便要泰山封禅了。
人比人。
真是气死人!
李世民扯了扯嘴角,心里边很是遗憾。
以他的功绩,提实完完全全是可以泰山封禅的,然而在有机会封禅的时候,却遇到了魏征等一批人,再加上朝廷财政情况不好,于是便没有成行。
可当今朝局,却不一样。
开发商税之后,大唐柴婷的财政收入与日俱增。
而战场上也是捷报频传,辽东三国、薛延陀、吐蕃等强国尽数俯首,盛世可以说是已然到来!
这时候封禅。
群臣们非但不会劝阻,还会极力促成此事。
毕竟谁不想跟着天子登上泰山,将自己的名字,浓墨重彩的在史书中记录下来啊!
李世民心头多少有些发酸。
明明你老子我也是可以的,但偏偏就碰上了那么一群跟臭石头一样的家伙!
“哼!”
“魏征啊魏征,你真是让朕抱憾终身啊!”
“不过事已至此,朕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不过他既然要留在洛阳准备封禅之事,什么要突然跑到长安来,难不成…是来找朕的?!”
“正是!”
“嗯?!”
李世民瞬间坐直身子。
没有蹙起来,眼神中满是不解与疑惑。
“来找朕?”
“找朕干什么?!”
“难不成是想问问朕,如何处理儿子们争夺储君之位的解决办法吗?!”
此言一出。
张阿难差点就没绷住。
这话,太上皇您真的说出来不怕人笑话吗?!
当今陛下请教您,然后再来一场玄武门,复刻高祖皇帝与您的旧事是吧?!
请收藏本站:www.7d0770.sbs。笔趣阁手机版:m.7d0770.sbs
这是大唐皇帝的第三子!
不多时,一个襁褓便被内侍捧着,递到了李承乾的面前。
婴儿出生后,已经清洗过了。
所以此时看上去,圆嘟嘟的小脸上带着些许红润色泽,李承乾的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没有压住的温和笑容。
“陛下……”
一旁的皇后苏檀儿有些虚弱的唤了一声。
李承乾连忙弓腰,将襁褓凑到她的面前,并伸手帮她拂去脸上的发丝,轻声笑道:“檀儿,是个皇子。”
“朕掂量了一下,起码也得有七斤沉…呵,长大了怕不是个壮汉!”
“哈哈哈哈……”
寝殿内。
响起了天子畅快的笑声。
苏檀儿看了几眼自己的儿子,眼中满是柔情,但随着心弦放开,疲惫感也缓缓的涌上来,不过片刻之后就闭上双眼睡着了。
李承乾抱着儿子,来到正殿。
一众重臣已经闻讯而来,见到天子与他怀中的皇子之后,便齐齐下拜,恭贺道:“臣等恭贺陛下!”
“平身!”
李承乾笑呵呵的摆摆手,示意众人起身。
随后坐在主位上,将怀中的襁褓递给内侍,看着一众重臣,笑道:“诸卿。”
“朕这个儿子降生之时,四海平宁安定。”
“无论在任何方向,我大唐此时此刻都没有用兵,可见这乃是天意啊!”
众人都是深以为然的点头。
自从贞观十七年开始,大唐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对外用兵,东征西讨,灭国无数。
而唯独现在,并没有用兵,且四海平宁。
倘若用天人感应的说法,这大唐的三殿下的降生,便是天意使然。
李承乾笑容和煦。
虽然这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但这不重要,只要对大唐来说有利,那这就是天意使然。
“既如此,朕心里边边已经有打算了。”
李承乾缓缓起身。
一旁的内侍眼见,立刻让人送上了笔墨纸砚。
随后李承乾就提起毛笔,在平整的宣纸上,提笔书写了两个大字!
“李绥”!
所谓“绥”字,安定平宁之意,出自于《诗经》之中。
用这个字为名。
可谓是上承天意,下顺民心。
在李承乾看来,是眼下最为合适的名字了!
“传朕敕令!”
“册封皇三子李绥,为宁王!”
言罢。
李承乾再度接过襁褓,微微举起来,一众臣子纷纷再度下拜,恭敬行礼。
“臣等谨遵陛下敕令!”
“臣等拜见宁王殿下!”
……
皇三子诞生的消息。
如一阵风似的,迅速在整个洛阳城蔓延开。
紧接着便向四面八方传播开去,数日之后,远在长安的臣子们,便知道了此等喜事。
长安,骊山行宫。
李世民大清早起来,如往常一般锻炼了一番之后,就准备开始干饭。
干完饭后,准备继续编撰自己的兵书。
对于现在这种堪称闲云野鹤般的日子,已经彻底看开了的李世民其实非常满意。
每天的日程,都安排的很满。
清早起来就是锻炼,然后就是干饭,然后就是编撰兵书,再然后就是午睡,再然后则是射箭、骑马……
总而言之。
李世民这个太上皇虽然闲,但也没有太闲。
“太上皇,洛阳传来消息,皇后娘娘诞下子嗣,陛下已经下令,册封为宁王……”
张阿难来到李世民身侧。
一边为他递上一份报纸,一边轻声说着这些事情。
闻言。
李世民明显愣了下。
“是吗……”
“这是好事啊!”
李世民是由衷的喜悦。
不管曾经发生过什么,李承乾都是他的嫡长子,那么这宁王李绥,自然也就是他的嫡孙。
归根结底。
身上流淌着的,还是自己与爱妻长孙氏的血脉!
“阿难。”
“从府库中取出些宝物,替朕送去洛阳,就当朕这个皇祖父给孙子的礼物了!”
张阿难应了一声,但却没有立刻离去。
李世民看了一会报纸,随后扭过头,疑惑地扫了一眼,询问道:“你愣着干嘛?”
“太上皇,刚才洛阳那边还传来另一个消息。”
“陛下已经从洛阳启程了,预计明后天,就会返回长安,所以礼物兴许不用送去洛阳了。”
听见这话。
李世民顿时一怔。
“回长安?!”
仔细算下来。
李承乾离开长安已经整整一年多了。
这一年多来,长安没有天子坐镇,李世民看不着李承乾,其实过的反倒是更自在一些。
不说别的。
起码,心情是要好一些的。
现在突然听见李承乾要回来的消息,李世民心里边简直是五味杂陈。
既有即将见到儿子的些许喜悦。
又有一种说不清楚的难受感,究其根源,还是大唐第二次玄武门之事,是出现在他的身上。
张阿难看出了太上皇的心思。
于是咳嗽一声,压低声音,在他耳畔低声道:“太上皇勿虑,据说陛下是自己带人前来的,短时间内,还没有返回长安的打算。”
“毕竟。”
“一个多月后,就是泰山封禅的日子了。”
李世民恍然。
还没等他松一口气,就检索到了张阿难话语当中的一个关键词。
泰山封禅!
一瞬间,李世民的表情变得极为精彩!
泰山封禅可是他一辈子想干却没有干成的事,然而现在他的儿子,登基一年,便要泰山封禅了。
人比人。
真是气死人!
李世民扯了扯嘴角,心里边很是遗憾。
以他的功绩,提实完完全全是可以泰山封禅的,然而在有机会封禅的时候,却遇到了魏征等一批人,再加上朝廷财政情况不好,于是便没有成行。
可当今朝局,却不一样。
开发商税之后,大唐柴婷的财政收入与日俱增。
而战场上也是捷报频传,辽东三国、薛延陀、吐蕃等强国尽数俯首,盛世可以说是已然到来!
这时候封禅。
群臣们非但不会劝阻,还会极力促成此事。
毕竟谁不想跟着天子登上泰山,将自己的名字,浓墨重彩的在史书中记录下来啊!
李世民心头多少有些发酸。
明明你老子我也是可以的,但偏偏就碰上了那么一群跟臭石头一样的家伙!
“哼!”
“魏征啊魏征,你真是让朕抱憾终身啊!”
“不过事已至此,朕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不过他既然要留在洛阳准备封禅之事,什么要突然跑到长安来,难不成…是来找朕的?!”
“正是!”
“嗯?!”
李世民瞬间坐直身子。
没有蹙起来,眼神中满是不解与疑惑。
“来找朕?”
“找朕干什么?!”
“难不成是想问问朕,如何处理儿子们争夺储君之位的解决办法吗?!”
此言一出。
张阿难差点就没绷住。
这话,太上皇您真的说出来不怕人笑话吗?!
当今陛下请教您,然后再来一场玄武门,复刻高祖皇帝与您的旧事是吧?!
请收藏本站:www.7d0770.sbs。笔趣阁手机版:m.7d0770.s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