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为国家做贡献
方忆 修改于5.23
一九九一年三月底,《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九一年国库券条例》正式发布,标志着这一年国库券的发行工作将正式开始。
一九九一年计划发行一百亿元的国库券,但最终实际发行量达到了近两百亿元。国库券的年利率为10%,期限是三年,从四月一日开始发售,直到九月三十日才结束,并从七月一日起开始计算利息。
这一年发行的国库券面值有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和一百元五种,这也是我们国家最后一次发行五十元以下低面值五元、十元、二十元的小面额国库券。
对于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这些国库券不仅是经济历史的一部分,也承载着他们生活在变革与发展中的记忆。每次看到这些票据,都会让他们想起那段特别的时光和经历。
而对于刚从教师队伍转行到了金融机构的方小美和黎远山来说,购买国库券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方小美刚参加工作时,正好赶上了国家首次发行国库券。
早先小美回家看望父母的时候,母亲曾跟她普及过这方面的知识,“国库券是为了帮助国家应对改革开放带来的财政赤字而发行的。”赵秀儿还告诉三女儿,买国库券既能帮到国家,又能让自己获得不错的收益。
“你们买国库券也是支持国家的好事,对你们也有好处。你和远山可以根据家里的情况商量着买点。不仅能增加点收益,更重要的是,能为咱们国家建设出份力。。。”
每年到了发行国库券时候,政府都会在报纸上呼吁大家爱国,支持国家建设什么的,并强调要完成国库券的发行任务。虽然每次提倡让老百姓自愿购买,但因为利率、面额和价格都是由国务院定的,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是通过单位分配给个人的。
这种方式常常被戏称为“摊派”。也就是说,各单位会根据上面下发的指令和要求,让员工们认购一定数量的国库券,完不成任务的,会被上级点名批评的。
虽然这种做法带有一些强制性,但很多人还是表示理解和支持的。毕竟买国库券既能帮助国家,又能获得比普通存款更高的收益,大家觉得这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家庭投资方式。
最早时,工薪阶层成了购买国库券的主要群体。在小美认识的人中,很多人每年都会认购几十元的国库券,这笔费用会直接从他们的工资中扣除,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了。由于当时国库券的利率要比银行普通存款要高,大家普遍觉得买国库券和存钱也差不多,甚至更有优势一些,也就对它没最初那么抵制了。
小美这次回去同翠珍聊天时,听她提起,前几年有银行工作人员到他们厂宣传购买国库券。她和小翠爸爸当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把两个月的工资全都买了国库券,买完之后他们还担心了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