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张家界之旅6(第2页)
第三站是杨家祠堂。这座始建于道光十六年的木结构四合院,上下两层,占地770平方米,由大门、戏台、过厅、廊房、正厅组成,呈规整的长方形。戏台是单檐歇山顶,檐下如意斗拱层层叠叠,高达16米,四根台柱上雕龙刻凤,栩栩如生;戏台采用穿斗式结构,正殿则是抬梁式,整个建筑做工精细,民族特色浓郁,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祠堂坐落在县城东北部的古城墙边,是太子少保、果勇侯、镇竿总兵杨芳捐资修建的。祠堂由大门、戏台、过亭、廊房、正厅、厢房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戏台高16米,面阔7米,进深8米,檐下如玉斗拱,台柱上的雕刻精美绝伦;正殿山墙为猫背拱,分为一明二暗三间,两边厢房对称分布。
杨家祠堂设计精巧,窗户、门、檐饰件均是镂空雕花,每一处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整体建筑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更有着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技艺。
参观完名人故居,最令人期待的“沱江泛舟”来啦!沱江河是凤凰古城的母亲河,它温柔地依偎着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滋养着古城儿女。大家坐上乌篷船,随着船身轻轻摇晃,听着艄公粗犷又悠扬的号子,两岸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从眼前缓缓掠过,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别有一番韵味。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绝美的江南水乡画卷瞬间呈现在眼前:古朴的万寿宫、高耸的万名塔、雅致的夺翠楼,一切都美得那么不真实,让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烦恼。
大家在船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说笑。突然,岸上不少小宾馆晾晒的白色床单吸引了众人目光,在古色古香的建筑映衬下格外惹眼。行船途中,还看到服务员在河里费力地洗搓床单,有同事忍不住开玩笑说:
“说不定我们待会喝的水就来自这儿呢!”这话一出,众人纷纷咋舌,露出惊讶又嫌弃的表情。覃导见状,连忙摆手辟谣:“别担心别担心!你们住的地方离这儿远着呢,水质好得很!”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忍不住相视而笑。
凤凰古城虽不大,历史文化却源远流长,就连这里的凤凰蜡染都充满了神秘色彩。据说凤凰蜡染有两大流派:一派是土家族蜡染印花布,另一派是苗族蜡染土布。
土家族蜡染印花利用蜡的拒水性作为防染材料,在织物上印制或手绘花纹,等蜡冷却后会自然破裂,产生独特的“冰纹”。染色时,染液会顺着冰纹渗入织物,形成独一无二、变化多端的纹路,每一块布都是大自然和匠人的杰作,极具鉴赏价值。
而手工蜡染则是用铜蜡刀、铜蜡笔等特殊工具,在织物上手绘花样,每一笔都饱含着匠人的艺术灵感,这些作品常常作为精美的印花装饰品,不过因为是纯手工制作,产量低,价格自然也比较高。
相比之下,采用机械印蜡虽然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但总感觉少了那么一丝手工的温度和独特韵味 ,就像机器做的糕点,永远比不上妈妈亲手烘焙的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