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止水020 作品

第92章 壶天之术

壶天之术为空间神通,远超飞升之门所创的移山术,其中蕴含法则,令人头疼。

“太复杂了,难怪无人能修成。”顾天摇头,继而取过极乐灵屋铸造法。

这是一件由空间神通演化而来的法宝。

借助独特法门构建极乐灵屋,它超脱阴阳之外,能够穿梭虚空,瞬息千里。

然而,此物有不少缺陷。

其一,居于极乐灵屋内者非生人,而是类似魂魄的存在。

其二,人死后不入地府,此为当世大忌,妄图以极乐灵屋逃避阴间、以魂体游荡世间,必遭重厄。

因此,这在神通法宝中颇为禁忌,普通人不敢制作。

……

查阅极乐灵屋的铸造之法,这次的难度低了许多。

看完后,顾天随即翻开壶天之术。

“果然,极乐灵屋有壶天之术的痕迹,应是简化版。”顾天领悟。

此简化极为粗浅,粗浅到极乐灵屋无法容纳活人,与壶天之术相比,不过是小技而已。

对比之下,顾天虽仍觉壶天之术艰深,但已能继续研读。

七日之后,他终于读完这本壶天之术。

休息一日后,他开始钻研。

第九日,顾天心中一动,衣袖轻挥,拂过桌上的茶壶。

瞬间,茶壶消失。

再挥衣袖,茶壶重新出现在桌上。

“这就是空间的感觉吧。”顾天面露喜色。

飞升令也能开辟空间,但那是飞升之门的功能,他仅需借用。

而神通不同,这是他的专属能力。

无需外物,一念即成。

不过,顾天的壶天之术尚显稚嫩,仅能借衣袖造出三米见方的空间,远不及传说中镇元子的衣袖一振可容天地。

学会壶天之术后,再看极乐灵屋的铸造之法,顿觉其过于简易。

顾天已成功改良极乐灵屋铸造法,使其能够承载生命。

极乐灵屋·改

品阶:后天上品

介绍:空间法宝之法,能穿梭虚空,瞬移千里,内部可容纳活物,堪称一座移动洞天。

“飞升之门,还需深化思考。”

念头刚起,顾天脑中便浮现一门新法,比先前更为深奥。

此法所铸法宝不仅能穿梭虚空,还能沟通天地灵气,宛如依附主世界的独立小世界,超越洞天。

若再构建生态链,足以培育完整世界。

唯有一处不足,小洞天法则与主世界高度契合,对主世界依赖性强。

悟通此道需掌握四种知识,故洞天法宝极为稀少。

即便在茅山鼎盛时,也是大佬专属。

“四门技艺相融,常人难及。”顾天感慨,翻阅符箓。

符箓,引动天地之力,显现规则,能操控风雨,震慑鬼神。

同时,它是阵法与法器制作根基。

唯有精通符箓,方能学习阵法。

原着中,九叔以法器、符箓布阵便是明证。

符箓分黄符与紫符两类,黄符为普通道士使用,流传最广;紫符则威力更强,材料罕见,连大派都难以制作,问世即成镇派之宝。

两种符箓不仅制符材料各异,其内容亦有所不同。

紫符承载法则更为繁多,故而威力更强。

正因为需承载更多法则,才需要更优质的材料。

茅山紫符分为五种:天雷符、镇妖符、伏魔符、七星剑符与清心符。

相比之下,黄符种类更加丰富,例如:定尸符、镇尸符、雷光符、镇鬼符、风水符、去邪符等。

顾天翻开符箓典籍,逐一对这些符文进行解析。

通过符文,他提取出其中蕴含的一丝法则。

即便为紫符,其上也仅含一丝法则,否则顾天难以理解。

这也是他热衷于探究其中原理的原因,若单纯绘制符箓,倒并不困难。

数日间,顾天全身心投入符箓研究,仅有片刻指导茅山弟子修行。

“顺便告知外界,我愿与整个修行界交换所需之物。”

第四日,顾天完成符箓研习,召来林九叮嘱道。

此时,林九已修成大日功体,堪称有所成就。

“仙师宽心,我即刻传递消息。”

顾天颔首:“待事成后必有厚报。”

送走林九,顾天转而钻研阵法。

凭借符箓基础,阵法研究变得简易许多,短短两日,他已掌握多种茅山传承阵法。

随手将符文烙印于黄符,依方位散布庭院各处。

瞬间,小院笼罩于迷雾之中。

“此乃颠倒迷踪阵,还算巧妙,甚至可影响精神之力。”

但仅限于此,顾天的精神力过于强大。

即便未凝练阴神,也能轻松穿越阵法,探寻其奥秘。

随即撤回黄符,另布伏魔阵。

刹那间,阵法内弥漫正气,威严无比,似能降妖伏魔。

顾天尝试多次后,终于确认已完全掌握茅山所有阵法。

龙虎山。

“林九,你所说之事当真?”张玉宁满脸惊愕,“真能**修成仙体?”

“天师若不信,不妨以法眼审视。”林九傲然答道,“我不过才修行数日,便已返老还童,寿数倍增。”

张玉宁微怔,指尖化剑,在眉心轻划,瞬息间,法眼开启。

顿时,林九似被一层耀眼金光环绕,比庙中三清像更夺目,令人双目生疼。

张玉宁急忙闭合法眼,震颤道:“林道长灵光之盛,实为生平所未见。

加上你先前展露的手段,我信了。”

此言一出,殿内众道士目光炽热。

“不知上仙欲以何物交换**?”

林九淡然回应:“有多少取多少。

我茅山将所有传承交付于你,天师已赐下千枚灵丹,以及四门秘术、三种长生之法,可自行斟酌。

我尚有他派需往,就此别过。”

拱手一礼,林九转身离去。

“师父,我们是否要与之交换**?”

林九走后,张英才问。

张玉宁神情肃穆:“必须交换。

若各派皆得长生之法,唯我天师府无,日后何以存续?英才,整理传承,随我去茅山。”

张英才精神焕发:“是。”

殿内诸道士抚须而笑,面露喜色。

长生之法,掌门英明,我龙虎山亦将拥有。

“我离山期间,诸位师弟守好山门,切勿出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