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1407842 作品

第166章 惬意(第2页)

 

相视一眼,

 

双方顿感羞涩万分。

 

世间静谧,温暖只是暂时,奔波忙碌才是永恒旋律。

夜幕厚重。

 

寒风冰冷刺骨。

 

陈奚与张宁正在说话。

 

经过这次谈心,算是了却心结了。

 

不再选择停留下来。

 

暂时离开了,回到府衙居住。

 

夜尽天明,微光显现,天边乌云逐渐变白,大地慢慢展现生机。

 

汉军大营人影稀疏,一片争吵,嘈杂万分。

 

“可恶,董刺史,若你及时驰援,我军怎会招致大败。

 

几万兵马损失殆尽,再无一战之力,连大将曹仁被俘,曹纯、夏侯尚惨遭屠戮。”

 

曹操奔逃了一夜,一路惊慌,迷失了方向。

 

夏侯渊寻找多时,这才在一处密林中寻回曹操,见他弃甲割袍,十分凄惨。

 

又经过一路奔波,今天一早,才抵达军营。

 

从路上得知西凉军潜伏许久,待曹军大败,才领军出击,一度攻破城池,顺利撤退。

 

心中愤怒不已,不顾狼狈,对着董卓一阵咆哮,发泄心中怒火。

 

其实,曹操并非是害怕兵败,而是为了稳定军心,推脱责任,把自己从中摘出去。

 

反正,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坑董卓,反正已经得罪了,身为袁绍好友,早就倒向世家,也怕对方报复。

 

只为了让其他人知道,此次惨败,并非是他一人过失。

 

也不是曹操谋划不足,而是友军按兵不动,放任双方争斗,遭到友军算计。

 

董卓气愤不已,怒火中烧,面对曹操当众指责,只感觉面上无光,颜面尽失。

 

“刷刷刷!”

 

脚步凌乱,一片嘈杂,兵甲碰撞,人影重重,双方剑拔弩张。

 

夏侯渊、曹休面色愤慨,右手紧握刀柄,气氛十分紧张。

 

兵刃林立,相互对峙,火药味十足,一触即发。

 

华雄等人听闻消息,见势不妙,迅速带人赶往主营。

 

西凉军损失不大,人马保全,几番大战,均未直接参与,仅仅损失六七千人。

 

“哗哗哗!”

 

一队队士兵冲入军帐,眨眼间,便把五六千曹军团团包围住。

 

见己方支援赶来,顿感底气十足,董卓冷笑道:

 

“曹校尉,昨夜大败,全是你一人责任。

 

若非你贪功冒进,单独行动,各部完全不知情况。

 

我军虽提请知道消息,连夜赶往支援,但路途遥远,行军缓慢,这才迟迟未抵达。

 

如果不是我部及时支援,恐怕...哼,你身后这几千人,怕也是葬身雪海了。”

 

董卓轻蔑一视,眼中极为不屑,对方用意,自是十分清楚。

 

昨夜,叛军压出安平城世家,逼迫曹操撤兵,对方却祸水东引,嫁祸于他,令其十分愤慨。

 

曹操冷眼相视,沉默不语,虽心如明镜,肯定是不会承认此事。

 

见对方无言以对,董卓趁机发难,质问道:

 

“曹校尉,天气日渐寒冷,柴火不足,士卒忍受寒冷。

 

你接下军令,承担全军伐木之事,如今三日已过,丝毫不见一根木柴,你该当何罪?”

 

曹操冷哼一声,对此事不屑一顾,傲然道:

 

“几车柴火,怎可难住我曹操,傍晚时分,自会补齐数量,你不必以此激怒,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哈哈哈,曹校尉这般自信,本刺史深感欣慰,彼军经历大败,军心涣散,人手不足。

 

此番作战,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建议你军,还是负责全军后勤。

 

届时,大军破城,定会分你部一份功劳。”

 

曹操对对方虚情假意,极为嗤之以鼻。

 

坦荡道:“多谢刺史大人厚爱,经历一场大战,我军缺兵少将,无力讨伐叛军。

 

待完成任务,便领军会高阳城,远离战场,祝贺主帅大人大获全胜。”

 

曹操言语嘲笑,十分痛快,开怀大笑,气得董卓脸如猪肝般难看。

 

曹操此次决定,并非一时之气,而是无力出兵作战。

 

深感叛军声势浩大,气候已成,对此战完全没有信心。

 

几次大败,内部分裂,认为此战必然失败,只想赶快撤出旋涡。

 

先赶回高阳城做出部署,招兵买马,补齐兵力,扩充实力。

 

至于完成军令,自是怕给对方留下口实,落于下风。

 

况且,仅此一战,叛军绝对不会出兵阻拦,可大胆砍伐木柴,畅通无阻。

 

听闻曹操领兵远离,董卓十分喜悦,但还是面露挽留,假装可惜道:

 

“曹校尉不必气馁,不过是一场失败,说明不了什么。

 

叛军势力强盛,你部兵精将勇,骁勇异常,击溃敌军,唯有团结一致,才能攻破城池,十分需要你军支援啊!”

 

“呵呵!”

 

曹操嘴角显露出一丝嘲讽,没有反驳对方虚情假意。

 

假笑道:“多谢主帅大人关心,部队损失过大,我心灰意冷,无心作战。

 

不必挽留了,待我补充好兵力,定会及时赶来驰援,助汉军破贼!”

 

话音未落,董卓还未反应过来,便看见曹军整齐有序,迅速撤离了此地。

 

经过这番争吵,汉军矛盾传遍各部,引起了轩然大波。

 

其他四城城主,对于董卓见死不救之事,深感愤怒,暗中达成一致,不愿听其调遣。

 

当天傍晚,一车车木材运回汉军大营,曹操如约而至,信守承诺,当夜便领军返回高阳城。

 

傍晚时分,一支汉军缓慢朝北行军,军旗飘荡,曹字极为显眼。

 

“主公,曹仁兄弟深陷敌营,危在旦夕,怕是性命不保啊!”

 

夏侯渊发现大军北撤,似乎忘记了一些事情,心中着急,这才开口询问。

 

曹操笑道:“此事,我自有判断,无需担忧。”

 

膘了众将一眼,发现他们面露忧虑,明显不信,继续解释道:

 

“叛军首领有勇有谋,绝非庸才,擒获敌军大将,必然不会斩杀泄愤。

 

黄巾军携卷百姓,数目庞大,又无后援。

 

即使平安渡过寒冬,明年春天也缺少粮草,我已经派人往城中送信。

 

许给粮草,撤兵罢战,让其优待,大战过后,必会平安归来。”

 

其他人这才恍然大悟,不再担忧此事,一群人冒着风雪,无奈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