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出入有点大(第2页)
闻言,杨震知道皇上应该采纳了梁王的建议,早朝下发了圣旨,加上孙助兴和他说了什么,所以才由此一问。
可这事可以对孙助兴说,却不好对秦默说。
他看了孙助兴一眼,见他微微摇头,表示什么都没说,于是笑道:“这很难猜吗?”
秦默感觉又被鄙视了,觉得聊这些空话,就是在找不自在,于是把早朝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哈哈笑道:“你们是不知道,父皇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出这道旨意的时候,文武百官都愣住了,表情那叫一个意外,充满不可思议的样子。”
听完秦默所说,杨震有点麻,皇上确实采取了他的建议,不过出入有点大。
皇上所颁发的圣旨把上策和下策一起用了,也就是说,不仅隐田变成新开垦的良田有赏,同时也奖赏举报私占良田的人。
这样一搞,地方官员不乱套才怪。
在杨震的设想中,无论逃避税赋的良田,还是隐田都能登记成新开垦的良田,这样地方官员和世家贵族,都会主动乐于配合。
但是多了一条举报有功,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官员和官员可是存在矛盾的,或者存在竞争关系,地方官员和世家有合作,但是一样存在矛盾。
多了一条举报有功,那不是让地方官员和世家互相撕咬吗?到时候不乱成一锅粥才怪。
仔细想了想,杨震有点明白皇上的意图了,他这是不想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出来奖赏,所以希望有些人举报,宰杀几只肥羊,把抄家得到的东西拿一部分出来奖赏,一部分充当腰包。
所以杨震麻了,原本计划半年能搞定的事情,现在估计三年都不一定能搞定。
因为地方官员会互相猜忌,生怕别人会暗中捅刀子,官员和世家也一样会互相猜忌,互相防备。
这样一来,他们还会老老实实把所有良田全部登记吗?一来二去肯定要浪费不少时间。
由此可见,皇上和梁王对地方政治生态认知不够深。
或者说,皇上没把握事后能让他们把以前贪的财物吐出来,所以才把下策也加了进去。
不知道这样一搞,会有多麻烦?
如今,也只能怪自己没仔细说清楚了,在他的设想中,要么执行上策,要么执行下策,压根就没想过皇上会把上策和下策综合起来用,不得不说皇上的脑回路就是不一样。
此外,原本计划秦默去当这个钦差,顶多一年就能回来,现在事情变复杂,要是每个州多拖一个月,那秦默这一趟没有三五年恐怕回不来。
所以现在去和梁王商量还来得及吗?
“怎么不说话了?”秦默见杨震一直在沉思,忍不住道。
杨震回过神来,随口问道:“御史没出来反对吗?”
孙助兴抢先道:“御史的尿性就是那样,他们要先商量一番,仔细分析之后才会发表意见,所以反应没那么快,估计要发表意见也是三五天之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