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隔阂(第2页)
两件事都令他心力交瘁,毕竟周景洪的辈份摆在那,要和他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
至于谢珊珊,虽说她的幸福和朝廷的事比起来,只能放在靠后的位置,但毕竟是亲生的女儿,眼睁睁的看着她被欺负,不去帮忙,对心灵的打击也不小。
一番客套之后,谢开明直接问道:“早朝的事情听说了吗?”
“听说了。”杨震道。
谢开明见他的反应这么平淡,有点意外,“你的策论一针见血的指出隐田与地方官员加税问题,对皇上下达的这道圣旨,没什么看法?”
杨震本以为谢开明就随便一问,马上会略过这个话题,没想到他是认真的。
所以这是真的在咨询自己的意见,也就是说他也完全看不懂皇上的用意。
突然感觉很有趣,认真道:“表面上看,皇上对隐田问题似乎不太重视,只是想知道大觉王朝发展到现在,田产的具体情况吧!”
谢开明意味深长的看了杨震一眼,“皇宫已经有二十多年没修缮了,皇子和公主们也长大了,要封王,要建府,太后的寿辰也快到了,这每一项都需要大把银子,国库空虚,皇上的私库估计和被老鼠光顾过的粮仓没什么区别,你觉得皇上只是想知道田产的具体数量?”
闻言,杨震觉得谢开明也有两把刷子,他不需要去分析皇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从利益的角度分析一下,也敏锐的发现问题,而且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对此,杨震不想发表什么看法,准备顺着他的意思说,假装悚然一惊,“谢大人的意思是说,皇上不只是要查隐田问题,而是准备把贪官清理一遍?”
听到这样的话,谢开明发觉和杨震有点隔阂,所以不想说真话。
有过上次一次交谈,谢开明知道杨震的才能超出常人,只凭不管提出什么话题,连大皇子秦岳接不住的话题,杨震都接得住,足见他的认知水平超出同龄人一大截。
而如今回答的内容还不如谢贤,可见他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谢开明想了想,道:“说实话,你很了不起,你的策论有很多新观点,有些地方写得非常的细,让人引发深思,在没有读到你的策论之前,我觉得当今是大觉王朝最兴盛的时期,可读了你所有策论之后,发觉大觉王朝摇摇欲坠。”
谢开明顿了顿,继续道:“我代入你从税法以及人口增加角度看问题,现在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皇室宗亲已经膨胀得很厉害,占领不少资源,可是他们依然觉得得到的不够多,世家贵族也占据不少资源,也觉得不够,因为宗族子弟越来越多,有点不够分,可是现今还能从什么地方创造财富?”
谢开明叹了一口气,突然站了起来,看向窗外,“当资源不够分的时候,也就是王朝最危险的时候,我已经能看到一场无法避免的斗争要开始了,所有人都会被卷入这个漩涡之中,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