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猜得可对(第2页)
一把扇子况且如此,何况是这么好听的曲子?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不淡定了,目光灼灼的看着杨震。
气氛沉寂了好一会儿,山娘打破沉默,“所以杨公子是不是想说,你这个朋友是诸葛策?是他教给你的?”
杨震没想到山娘竟然马上就猜到是诸葛策,有点能耐啊!
不过仔细一想觉得也正常,如今留京的诸葛家族本家,人丁单薄,在外门走动就诸葛策一人,提到诸葛武侯,很容易就想到诸葛策。
杨震没有回答,微微一笑算是默认。
山娘眉头紧锁,心中疑云重重,突然又道:“这就奇怪了啊!如果这曲子是诸葛武侯的着作,必将被后人所熟知,但是却没有人听过,所以你想说这首曲子被诸葛假装当做不外传的传家之作了,既如此,诸葛策怎么会弹给你听呢?”
杨震发觉这个山娘一点都不简单,心思缜密至极,反应还比别人快很多。
马上就想到其中存在逻辑不通的地方,而且质疑的合情合理。
关键是她还把自己要解释的话堵了一大半。
如这样的传家之作,诸葛策为什么只弹给他听?
杨震只好换另一种解释方法了,笑道:“也许诸葛策和溢香园一样,也喜欢让人猜曲子,就弹奏了,也许是诸葛策从家族宝库的犄角旮旯里找到了曲谱,遇到我的时候刚刚好学会,就弹奏给我听了。”
“这么说,杨兄只听了一次诸葛策弹奏一次,就把完全的曲谱给记住了?”台下的百里无惧突然道。
这问题很重要吗?为什么非要在这种场合问上一句?之前发生那么多事他怎么不开口说话?
杨震发觉百里无惧关注的重点和别人有些奇葩,正准备无视这个问题,希望其他接着问问题,这样就可以有选择性的回答了。
可场面却安静的很,也不知道是没有人敢触百里无惧的霉头,还是他们也很关注这个问题,一时竟没有人接着问问题。
这么晾着也不是办法,突然间,杨震觉得百里无惧好像故意转移话题,替自己解围,不让山娘继续追问。
杨震看了他一眼,继续撒谎,“那倒不是,而是我很喜欢这首曲子,诸葛策见我喜欢,就送了曲谱。”
杨震有点不想耗下去了,转头看向山娘,“可以猜曲子的名字了吧!”
山娘苦笑了一下,还没等她开口说话,阁楼内突然传出一声如黄鹂鸣叫般清脆悦耳的女子声音:“这曲子名为《岐山破阵曲》,杨公子,不知道小女猜得可对?”
上一世的历史,诸葛亮北伐,九出祁山都未能成功,不过这是野史的说法,诸葛亮真正出岐山的只有两次,而且都没成功。
在这个时空,诸葛亮北伐成功,而且出岐山只有一次,岐山一战是最激烈、最关键的大战,其他的战役可以说是平推的垃圾时间。
而这首曲子,给人一种,激烈战斗时的紧张,险象环生中的生死抉择,以及仿佛陷入杀机四伏,身临其境的意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