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金銮议政(第2页)

 李自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殿下的一名身着青袍明廷官服的中年人。那人名叫杨王休,北直河闲盐山人,原是崇祯年间的举人,官至山西潼关兵备。在潼关向顺军投降后,他被任命为户政府尚书。

 杨王休向前一步,面色露出难色:“陛下,尽管我顺军接连攻克各地州府,但实际情况是,各地的府库空虚,钱银极少。这几日,臣等与户部原官员彻夜核查太仓库和大内内库,结果只找到了不足六十万两银子。而目前我们的开支繁多,仅仅是缺额的军饷和之前许诺的赏赐,就需要至少三百万两银子。恐怕……”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焦虑。

 听到杨王休的报告后,御座上的李自成也露出了难色。饷银的问题不仅困扰着明廷,也困扰着他的闯营。他之前打出的口号是“闯王来了不纳粮”,因此一时间无法向治下的百姓索取。

 虽然之前劫掠了很多的富户和官员藩王,但在几十万大军的日益消耗之下,收入仍然无法满足支出。这次为了能顺利攻下京城,李自成更是许下了人人重赏的诺言,这使得财政问题更加严重。

 原本以为抄了明廷国库和皇帝的内库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没想到大明朝廷竟然那么穷。这让李自成对崇祯帝的处境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开始意识到,要想稳定自己的政权,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财政问题。

 李自成听完杨王休的汇报后,眉头深锁。他不再是当年那个为了起义而四处抢掠,将烂摊子留给朝廷的义军领袖。现在,他身为一国之君,需要考虑更多的事情,包括民生、财政等众多问题。他开始意识到,当皇帝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牛金星看到李自成陷入了沉思,收起了之前的不快,上前一步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李自成看向牛金星,眼神中透露出期待和信任。他点了点头,示意牛金星继续说下去。

 “陛下,”牛金星接着说道,“眼下这京城并不缺银子,只是这些银子并不在朝廷和崇祯皇帝手里。”

 “你继续说!”李自成眼睛一亮,似乎捕捉到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陛下,”牛金星接着说道,“大明朝廷虽然国库空虚,但京城中却有很多富户和官员勋贵。他们拥有大量的财富和土地。

 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金银珠宝都收缴过来,那么我们的眼下财政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等一切安定,明年的赋税收上来的时候,大顺朝廷就不缺银子了!”

 “你说得对!”李自成听后拍案而起,“这些富户和官员勋贵都是贪官污吏,他们搜刮民脂民膏,却不肯为朝廷出力。我们要将他们的财富收归大顺,以解决我们的银子问题。”

 “陛下!眼下新朝初立,正是收拢人心之时,对前朝官员勋贵采取不义之举,收取他们的财产,恐怕会给天下人做出不好的表率,导致京城人心惶惶。请陛下三思!”

 站在队伍中央的制将军李岩,忧心忡忡地说道。他担心一旦开了这个口子,顺军从上到下失去约束,导致京城混乱。

 听到这话,原本面带喜色的李自成,面色冷了下来,哼了一声。

 刘宗敏却大为不满地说:“李公子也言重了,从我大军起义之时,每破一城,哪里取的这些狗官狗王爷的不义之财少了?眼下能有今日,不正是靠的这些不义之财?”

 “李公子眼下竟然替这些狗官勋贵说话,意欲何为?哦,额老刘想起来了,你李家不也是杞县的富户吗?和我们这些泥腿子不一样,怎么?你想保护这些狗官勋贵出头吗!”

 李岩闻言,面色一变,继续道:“陛下,眼下安定京城才是最为重要,关外的建奴一直虎视眈眈,如今我朝入主京城,建奴强悍,不得不防呀!”

 听到建奴二字,李自成也是正色几分,虽然从来没和建奴八旗兵交过手,但八旗兵的凶悍,他是听说过的,就连明军最精锐的关宁铁骑都不是八旗兵的对手。

 不过,眼下解决饷银却比建奴更为重要,他看刘宗敏,眼中中透露出威严道:“刘兄弟,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务必让那些狗官将抢夺的民脂民膏给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