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山海关之战(十八)(第2页)
多尔衮可以也理解,再者驱除流贼,为崇祯报仇,也是他们入关打的旗号,要想入主中原,必须师出有名才是。
多尔衮见状,急忙上前扶起洪承畴,语气坚定地说:“先生所言极是,这是自然之理,李自成祸乱天下,必然是我大清首先要铲除的祸患。本王绝不姑息。”
洪承畴站稳后,深思熟虑地补充道:“王爷,流贼占据京城后,其倒行逆施、追赃助饷的行为已令民心尽失。”
“此时,我们若能以礼贤下士之态,安抚百姓,必能赢得北方士绅和百姓的广泛支持。这不仅有助于稳固我们的统治,更为大清逐鹿中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多尔衮微微一笑,道:“先生深谋远虑,实乃本王之幸。未来征途漫漫,战事频仍,本王诚望先生能继续不吝赐教,共谋大计。”
洪承畴恭敬地回应:“大清对老臣恩泽深厚,辅政王更是礼遇有加。老臣自当竭尽所能,效忠大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负所托。”
洪承畴此刻明智地避而不谈皇太极对他的照付,因为他不知道眼前这位大清实际的掌权者,将来有没有称帝的大顺,先帝皇太极在位时就与多尔衮不和睦,且处处提防,对于皇太极能不提就不提。
多尔衮抬头审视着天色,沉稳地宣布:“时辰已至,先生,请随我前往威远台观战,一同见证我大清勇士如何势如破竹,击溃流贼的防线!”
威远台,这座位于威远城北、燕山脚下的高地,自古便是观察敌军动向的要塞,它居高临下,能够俯瞰整个山海关的战局。
原本,多尔衮计划亲临西罗城前线观战,然而,由于昨日北翼城突如其来的爆炸,令满清众臣心生警觉,他们担忧山海关城中也可能埋藏有类似的炸药,因此,他们极力劝阻多尔衮,以免他涉险。
权衡利弊之后,多尔衮最终决定退而求其次,带领满汉重臣和朝鲜世子李??(同“汪”字以后用“汪”代替)前往威远台观战。
天空依旧被一层灰蒙蒙的云雾笼罩,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风云变幻,多铎身先士卒,带领两白旗精锐已抵达西罗城下,严阵以待。
与此同时,其余六旗的清军亦从北翼城一字排开,队伍浩荡,气势如虹,一直延伸至遥远的海边。
按照多尔衮的坚定命令,清军决定采取直接野战突破的策略,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流贼大军,豫亲王多铎和英亲王阿济格立马于城下,看着原处一字排开的大顺军阵。
英亲王阿济格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同多尔衮和多铎都是大妃阿巴亥所生,如果按照汉人立嫡立长的传统,应该是接替努尔哈赤汗位之人。
但皇太极手段高超,设计逼死阿巴亥,继承了汗位,将多尔衮三兄弟原本所领的两黄旗,改成了如今的两白旗。
阿济格知道自己的斤两,行军作战还可以,搞谋略玩政治就差远了,所以并未有争夺高位之心,多尔衮执政之后,将他并入了多铎旗下,也没有丝毫怨言,兄弟三人一直都是同心的。
多铎看着远处的顺军大营道:“十二哥,这场仗是十四哥主导的,无论如何我们要打赢!只要赢了,进入北京,十四哥的威信和声望将空前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