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逃出升天(一)(第2页)

 朱存极,自西安投降李自成以来,虽因主动献上秦王府和姬妾而被封为权将军,但实则并无实权。

 他曾经的威风与锐气,在长期的软禁与看守中早已消磨殆尽,他与晋王一同被李自成带出了京城,是为了防止有人在京城拥立皇族作乱,所以将姓朱的皇族都带来了山海关。

 朱慈烺身边的数十名士兵,都是经过李岩精心挑选并安插进来的绝对亲信。

 他们都是李岩派在外的精锐斥候,以来营传递情报和休整为名,进入了营区,任务便是将朱慈烺及其随行人员护送至营外十里外的一处隐蔽娘娘庙。

 在那里,一支由千人组成的精锐骑兵队伍早已待命,准备接应他们。为了避免引起顺军的注意和怀疑,这支骑兵队伍并未敢靠近大营,而是在远处保持警戒,确保接应行动能够顺利进行。

 朱慈烺巧妙地利用了“灯下黑”的战术原理,当李自成下令撤兵之际,他果断把握住了这个时机。在营中一片混乱之际,他由身边那些忠诚的亲信士兵保护着,悄然走出了营门。

 他们并未刻意遮挡面容,因为朱慈烺知道,越是掩饰,越容易引起他人的怀疑。在不知情的人看来,这些明廷的藩王和吴襄,似乎正被顺军押解着前往某个地方,从而巧妙地避开了顺军的注意,为他们的逃亡制造了机会。

 在预定的时辰到来之前,若一切顺利未能如愿,十里外埋伏的骑兵便会按照后备方案,在撤退路途中展开突袭,以确保接应任务的顺利完成。

 这一整套计划,都是朱慈烺在京城与李岩经过数日深思熟虑、反复商讨后制定的。

 李岩原本提议让朱慈烺独自混入自己的军队,前往威海城,并立即乘船离开,以避开顺军的追捕。然而,朱慈烺坚决地拒绝了这个提议。

 首先,他无法抛下自己的两个弟弟不顾,而吴襄和两个藩王则是影响不大。其次,他认为眼下顺军兵败撤离,逃离的时机层出不穷,不必急于一时。

 最后,他担心若是跟随吴三桂离开,吴三桂凭借手中的兵马,将自己架空失去自主权的几率也是很大,相比之下,带着李岩都比吴三桂靠谱的多。

 朱慈烺这一队人,竟直接走到了大营的门口处,果然没有引起周围顺军的注意,竟然连基本盘查都没遇到,因为撤兵的军令已经下达,在别人看来,押解明太子等人先行离开也是合情合理的。

 当守营门的士兵见到朱慈烺一行人时,他们先是一怔,随后目光变得警惕,紧盯着这支队伍。这时,朱慈烺队伍中的领头士兵上前一步,沉声道:“俺们奉陛下之命,先行护送明太子等人离营,前往永平!”

 他边说边从怀中掏出一枚盖有御营统领和李岩印信的纸条,递给了守门统领,这个斥候兵头,正是曾在乾清宫外伸出援手的张来胜。

 他原本便是李岩的部下,对朱慈烺的孝心深感敬佩,对其尊敬有加。

 被李岩派往安化寺守卫后,多日相处下来,张来胜在朱慈烺刻意展现出的卓越人格魅力下,早已生出愿意为朱慈烺效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