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战略部署(第2页)
朱慈烺道:“先生但说无妨。”
“故土难离,让百姓们听从朝廷的诏令,离开故乡,太过困难,本朝创立之初,从洪武三年到永乐十五年,朝廷曾多次从山西迁徙民众,但每次都需要出动大量的兵马,并给百姓戴上枷锁才能迫使他们离乡,规模之弘大,如今,我们哪里还有足够的兵力来实施这样的计划呢?"
朱慈烺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黎玉田的观点,然后微笑着回答道:"先生说得很对,这正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但请诸位放心,关于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本宫已有相应的对策。稍后,我将向大家详细说明具体的方案。"
王永吉上前一步说道:“殿下,开放山东海禁,允许百姓出海捕鱼以缓解粮食需求,这一点我并无异议。然而,开放乡勇团练一事,却违背了祖宗的规定,恐怕会引发大祸啊!昔日唐朝旧事,历历在目,犹在眼前呀。”
昔日大唐之所以灭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各地节度使和豪族纷纷私自招募兵马,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形成。而如今的大明朝,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民团,但与唐代情况有所不同。明朝以前的历代都曾设有团练使一职,但自从太祖将其改为卫所制度后,团练使便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由按察使和兵备道分别统领团练事务。
但是他们的兵力实在有限,而且还受到很多限制,甚至比不上卫所军。只能在乡间维持一下治安而已。
朱慈烺说道:“团练之事,目前只在山东一地被允许施行,如果没有朝廷的准许,任何团练队伍都不得擅自离开其原籍所在地,否则将被视为叛军,本宫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可以在徐州训练出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样一来,我们就无需担心出现割据势力。”
关于在山东展开团练这件事,其实是朱慈烺借鉴了后世清朝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时所用的办法。他模糊地记得这似乎是一种有效的策略,但由于手机电量耗尽以及自身知识储备有限,无法清晰地理清其中的头绪。
当他向李岩提出这个想法后,李岩最初表示坚决反对。然而,经过与朱慈烺深入讨论,李岩逐渐认为这或许是个可行之计。首先,当前的山东半岛地区,在经历过孔有德叛乱后,已经没有实力强大的豪强士绅存在,唯有曲阜孔家例外。
第二,民团仅仅是守城,一个地方不顶用,两个地方不顶用,但若是所有的城池都组建了相应规模的民团呢?这将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让清军难以轻易攻破。当这些力量连接起来时,在统一的号令指挥下,可以给攻入山东的清军造成巨大的困扰和阻碍。
而且,各地自行组建团练武装,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很难形成强大的势力。这样一来,即使有人怀有野心,企图吞并其他民团,凭借朱慈烺手中现有的兵力,也能够轻松应对并予以平定。
此外,通过组织团练,朱慈烺还可以培养和发掘民间的军事人才。这些军队和人才,将来都可以编入正规军队,来加强大明军队整体的实力。
整个大明除了满清和李自成,还有马上要盘踞四川的张献忠部,还有很多硬仗要打,这个时代除了银子以外,人口资源同样重要,朱慈烺要的就是将这些都利用起来,阻断清军南下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