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传召鲁王(第2页)

 出于现代的习惯,且并非正式朝会,朱慈烺在与众大臣商议之时,一概请他们入座,念及曹化淳年事已高且忠心耿耿,朱慈烺便让他也坐下。

 但曹化淳以奴才身份自居,坚持认为在殿下与诸臣议论国事时不可安坐,执意不愿落座,朱慈烺也便随他之意。

 王永吉提议道:“殿下,济宁城虽然坚固,但城中并未设有行宫,殿下身系万金,又怎可屈居于这般简朴之地?距离此处仅有六十里便是兖州城,鲁王府就在兖州。恳请殿下暂时迁至鲁王府,以王府为行宫,在谋山东之计呀。”

 黎玉田道:“本官记得,建奴曾在两年前攻陷兖州,前鲁王朱以派自缢殉国。如此一来,城池与王府恐已遭受严重破坏,又怎能胜任行宫之责呢?”

 王永吉向朱慈烺禀报道:“此前微臣已详询朱光,建奴攻城虽猛,退兵亦速,仅毁城门及部分门楼,未对兖州城造成重创。过往两年,城中积极修缮,年初新鲁王朱以海继位后,更大力强化城防。如今,兖州城已然焕然一新,适为殿下行宫之选。”

 “鲁王朱以海?”

 想到这个名字,朱慈烺双眼微眯,想起这个在明末历史上也掀起诸多波澜的人,朱以海是前任鲁王朱以派的弟弟,崇祯十五年,清军攻破兖州,鲁王府遭遇屠戮,朱以海躲在死人堆中侥幸生还。

 崇祯十七年初,崇祯帝亲下诏书,命朱以海承袭王位。原本历史上,京师陷落之后,朱以海迅速逃往了浙江台州。

 弘光元年,南京被清军攻陷,在张国维、钱肃乐、李长祥等一众臣僚的拥戴下,朱以海于绍兴监国称制。

 此后,他与隆武帝朱聿键分庭抗礼,致使抗清力量分散削弱。清军攻占浙东,朱以海辗转流亡海上,移至石浦,依附于张名振,后又前往舟山。永历七年,朱以海取消监国名义,永历十六年,病逝于金门。

 对于鲁王朱以海,朱慈烺并不是太过在意,好像原本历史上给自己上尊号为悼皇帝的,正是朱以海,如今历史已经发生改变,自己扼守山东的情况下,鲁王估计也不敢跑,自己也绝不会变成悼皇帝的。

 不过既然距离兖州如此之近,朱慈烺自然是要见见这个爷爷辈的宗亲的,鲁王是太祖始封亲王,目前形势危急,也要为大明做出贡献才是。

 朱慈烺更重视的是原本历史上,曾拥立过鲁王的张名振和张煌言,这两位能力非常强,可惜在原本历史上,抵挡不住大势,最终落寂,这两人是被朱慈烺列入必招纳名单之中的。

 十年横海一孤臣,佳气钟山望里真。

 鹑首义旗方出楚,燕云羽檄已通闽。

 王师桴鼓心肝噎,父老壶浆涕泪亲。

 南望孝陵兵缟素,会看大纛祃龙津!

 想起原本历史上,张名振这首绝命诗,朱慈烺感慨不已,这一世,既然有机会,一定要让这些落寂于历史尘埃中的名将,闪烁出他们该有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