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新式军步(第2页)
朱慈烺心中了然,这前世现代军队的列阵之法似乎与欧洲有所关联,但即便知晓,也绝不能透露分毫。在场的众人一旦得知,定会不屑地讥讽:“哼,蛮夷练兵之术,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
因此,朱慈烺打算为这套练兵法则赋予一个名号,他说道:“昔日孤身居于宫中,曾有幸得见一套隆庆二年戚少保总练四镇时呈送至宫中的练兵方法,此法迥异于以往的传统,因而长期被束之高阁,孤幸而得其精髓,并铭记于心,诸位以为如何?”
戚继光已经去世五十多年,其虽然悲愤而终,但在军中的身后名是不错的,在场的诸位将官对这位军中前辈还是充满向往的。
戚家军曾经威名赫赫,所以戚少保练兵之法,越传越神,到现在已经成为传说了,现实正是如此,有时候死了,比活着所获得的威望更大。
一听到这竟是戚继光未传世的练兵之法,在场的将官们不禁精神大振,对于他们而言,这无异于江湖之人意外获得绝世武功秘籍。
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已经看出,这种方法比起以往集结列阵的常规做法,显得更为高效实用。
于是,无需朱慈烺多言,众将官便纷纷请求太子赐予此兵法。朱慈烺原本还想劝导众将官接受,没想到戚继光的名望竟如此之大,竟无需他再多费口舌。
众人返回临时大帐后,朱慈烺说道:“这部兵法从简到繁,涵盖了军规、行军作战、粮草补给等方方面面,内容十分丰富。一时之间也无法全部描述出来,过些日子,孤会根据记忆,将其记录成册,再传达给全军。”
经过德州整编后,如今的京营编制已满员,总数达到五万六千人。其中,以步兵为主力的五军营人数为三万,三千营则有一万人,而神机营也有一万人,奔雷营一千人,除此之外,还有五千名负责后勤的辅兵。
在德州留下了一万步兵和三千骑兵,以及神机营一个千人炮队,等后续部队赶到之后,济宁的驻军大概有四万多人。
在德州整编之后,尽管已经确立了三大营的主体框架,补发了军饷,从而鼓舞了士气,但朱慈烺心中仍十分清楚,这支军队虽然气势恢宏,却尚未渡过磨合期。
目前,他们还没有具备与清军一战的实力。而且,营规、军纪等众多细节问题,也亟需重新制定与完善。
此时的明军编制,在历经剿匪与辽东战事的磨砺后,催生了诸多临时且界定模糊的官职。这无疑给指挥系统带来了诸多不便。
朱慈烺最初计划直接将京营转变为现代军队的营连制度,在全军范围内推行军衔制。然而,他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并非因为现代军队编制的效力不足,而是因为突然进行全面改革过于激进,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动荡。因此,他决定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步推动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