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江南之风(第2页)
崇祯十五年徐弘基因年岁已高,辞去了南京守备,由深受崇祯帝器重的忻城伯赵之龙来担任提督南京军务勋臣。
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亦然是实权人物,诚意伯刘孔昭,是明初刘伯温的后后人,现任操江提督一职,统御长江水师,目前也在南京城中。
这人聚齐,几乎就是代表大明在江南的最高决策层了,所以张慎言才提议将所有人聚齐,就算又什么不妥之处,也是诸方共同决定的。
史可法考虑了一下,便点头同意,待差人去请之后,姜曰广忍不住道:“大司马,迎立桂藩之事,已经在筹备了,以下官看,不如暂且缓缓?待消息确实之后,在做决定?”
这个时候,文官集团还不知道的,马士英已经在三镇的压迫下妥协了,并在凤阳守备太监卢九德的帮助下,同韩赞周取得了联系,已经在筹划迎接福王来南京即位了。
半晌之后,七十有三的徐弘基,身穿锦袍,在几个侍从的搀扶下慢慢赶了过来,众官员急忙起身行礼,并将徐弘基引入主座坐下。
落坐之后,徐弘基朝着在场的官员拱手道:“老夫身体有恙,已经两年不问国事了,原本想安享晚年,奈何北都沦陷,陛下蒙难,我徐家世受国恩,承蒙各位大人看的起,我这把老骨头还能为国效力!”
高宏图还礼道:“国公爷言重了,今日请您前来,是有要事商议,请国公爷定夺!”
徐弘基看了一眼史可法笑道:“有大司马在此,何事还需要老夫定夺?大司马深受陛下信任,文韬武略有经天纬地之才,可全然定夺呀!”
史可法心中一紧,立即道:“国公爷这是折煞下官了,国公爷德高望重,朝廷之事,请您多多指导。”
徐弘基摸着胡子道:“不愧是左少保的得意弟子,张弛有度,威望不减呀。”
史可法任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之时,罢免了三个督粮道,其中一人是徐弘基的外甥,徐弘基曾亲自写信求情,被史可法严词拒绝,因此得罪了魏国公。
但此刻史可法是南京最高官员,威望也最高,徐弘基纵然是大明第一勋贵,也不敢不给史可法面子,原本历史上,史可法刚一失势,魏国公就上疏弘光帝,弹劾史可法“勤王无功,该杀。”
第二个到的人,出乎在场所有人的意料,竟然是凤阳总督马士英,马士英身穿绯红色官服,进门就对在场的众人拱手道:“诸位大人都在,甚好甚好!”
这次会议,没有叫马士英,不是因为他官职不够,这个时候马士英任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凤阳,也是位高权重。
只是因为马士英不是东林党人,又领了一个在外总督的差事,按照规制,非有诏,不得随意离开总督地区。
史可法前几天刚刚在浦口同马士英见过面,立即起身疑惑道:“瑶草,你怎么私自回京了?”
马士英心中冷笑:“史大人呀,史大人,别怪下官心狠,过了今天,这朝堂可能就是我说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