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见黄得功(第2页)

 因为朱聿键的目的地是庐州,是勇卫营的总部,所以翁之琪才会毫不犹豫的同意移营,若是直接赶往南京或别处,翁之琪必将以无兵部调令推脱,即使以监国之名也毫无办法。

 翁之琪身为黄得功的心腹,拥立福王一事,自然是知道的,朱聿键一来,他立即意识到,这比拥立福王所获取的利益更大,届时不光黄得功受益,就连自己也跟着分一杯羹。

 朱聿键恰恰是洞察到了这一点,故而毫无顾忌地前往勇卫营,何新和吴长喜等人并未提出异议,这是因为在出发之前,太子已将忠奸之辨告知他们,作为参考。

 四路总兵之中,唯独黄得功值得信赖,吴长喜曾亲眼见证过太祖显灵的奇迹,因而下意识地认定朱慈烺是受到了太祖的启示,对此事自然深信不疑。

 次日傍晚,大队人马便已抵达庐州大营之外,由于早有快骑前去禀报,此时黄得功已率领部将,在营外迎候多时。

 黄得功没有读过书,性格粗狂,行事大大咧咧,但忠义却出自天性,非常守规矩,凡事别人以家国大事对其做出规劝,他总是心服口服,立刻改正,并十分尊重读书人。

 他手下的部队,也是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绝不扰民,在这个时期也是非常难得,因此所到之处的百姓都感激他的好处,庐州、桐城、定远都为他建立过生祠。

 此刻,朱聿键的马车在卫队的严密护卫下,缓缓停驻于大营之前,朱聿键身着亲王常服,在侍从的搀扶下,走下了马车。

 此时,黄得功已然得知朱聿键就任监国的消息,随即带领手下亲信田雄和马得功快步上前,恭敬行礼,单膝跪地道:“末将黄得功参见唐王殿下!”

 朱聿键同样深谙御人之术,见黄得功如此谦恭,便急忙小跑几步,亲切地回应道:“靖南伯无需多礼,如今朝廷正值危难之际,孤临危受命,怎敢承受如此大礼呢!”

 因为黄得功常年征战在外,屡立战功,年初,平定叛将刘超之乱以后,崇祯帝龙颜大悦,赐封为靖南伯。

 黄得功毫不犹豫地站起身来,毫不拐弯抹角地说道:“请殿下,将陛下诏书赐予末将一观!”此言一出,在场之人皆是一惊。

 吴长喜迅速上前,取出诏书递给黄得功,并说道:“伯爷,这便是陛下留下的诏书以及太子殿下的钧旨。”

 黄得功接过诏书后,向后使了个眼色。一位看似文士的人急忙上前,恭敬地接过诏书,仔细检查印信和内容。确认无误后,他朝黄得功微微点头示意。

 黄得功刹那间再度跪地,双手将诏书高举过顶,慷慨激昂地说道:“陛下遭遇不幸之际,微臣未能随侍左右,为陛下竭尽忠诚,实乃有负天恩,末将愿谨遵陛下遗命,追随太子殿下与唐王,誓死扫平流寇,收复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