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京营军规(第2页)

 一、服从命令,闻鼓则进

 服从命令,临阵脱逃者斩,弃主官先逃者斩,闻鼓进,闻金退。

 二、同袍同命,连坐同罚

 一人退斩一人,全队退斩队长,队长不退全队退,斩全队。

 三、不取民物,秋毫无犯

 掠民财者断手,淫妇女者斩首,征粮必留字据,来日朝廷偿之。

 四、饷银直发,严禁贪墨

 设立发饷官,直属京营戎政,饷银直接到士兵手中,向士兵索取索贿者割耳驱逐。

 五、缴获归公,不得私藏。

 战时一切缴获物资,要统一上缴,不得私藏,若发现鞭五十。

 六、伤死必恤,论功行赏

 京营所属,战场阵亡者,家人可得三十两抚恤金,伤残者,按轻重抚恤,家中有老人者,朝廷养老,幼儿者,朝廷抚养成人。

 并按照所立功劳,可以升官进爵,福泽家人。

 七、爱护兵器 遗失论罪

 武器盔甲,按名发放,登记在册,故意损坏遗失者,鞭刑五十。

 八、保守秘密 不得传讹

 保守军事秘密,不得随意讨论,不得传播蛊惑之言,违者斩。

 九、投敌变节 罪不可赦

 凡是投敌变节者,一旦抓获,凌迟处死,收没家财。

 十、忠义为本,报效朝廷

 每日进行思想教育,以忠义为本,进行家国思想教育,提高荣誉感。

 待身边的小太监大声宣读完之后,营内又变的鸦雀无声。

 这些军规,有的听过有的前所未闻,不过听着倒是合理。

 以前的大明军队,军规制度并不统一,各总兵治军都有自己的的一套,总之就是敢往前冲,就是好兵。

 一些军规制度早就变的形同虚设了,甚至扰民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的官兵在百姓眼里,和土匪无异。

 朱慈烺命人做了十副巨大的木牌,写上军规之后,就立在校场之前,要求每个士兵都得会背。

 然后颁布了京营日程训练制度,按时起床,出操,吃饭,按兵种进行专业训练,体能训练,思想教育等。

 这十几天的时间,朱慈烺集合了跟随而来的文官和城中士子生员。

 进行了一个特殊培训,就是思想教育,引经据典,以家国天下,和古时英雄事迹等内容,进行思想教育培训。

 必须要以最为简单的语言,最为直接的方法,让士兵们懂得这些道理。

 其目的自然是要让每个基层士兵都受到思想教育,心怀理想,富有忠义之心。

 并给予了这些人新的职务,名为“宣政官”,派往了各营之中进行思想教育。

 要铸造一支劲旅,必须做到赏罚分明,思想坚定,装备精良,军纪严明。

 这些东西是朱慈烺根据前世的从军经验,和之前在网上收集的资料总结而来。

 同时颁布了京营士兵新的待遇标准,布置完这些以后,朱慈烺便赶往军器局,看看这十几天,研发效果如何了。

 有精良的装备在手,才能正式给京营展开训练,现在已经快到六月,原本历史记载,清廷会在六月份派人接管山东等地,如今不知道车轮偏离多少,但留给他的时间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