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到达奉新
六月九日清晨,经过多日的航行,吴长喜一行人乘坐的水师舰队,终于到达了南昌府,南昌城依江而建,又被称为洪都。
元至正二十年,陈友谅趁着朱元璋主力前往江北,率领六十万大军,一百多艘大型战舰,水陆并进攻向洪都。
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被任命为大都督,率赵德胜、邓愈等将领,凭借两万士兵,在六十万大军的围攻下,坚守了八十五天,堪称战争史奇迹。
最终奠定了朱元璋鄱阳湖之战的胜利基础,而朱文正也一战成名,被列入名将之列,可惜嫉心作祟,不满封赏。
欲投靠张士诚,被朱元璋察觉,在马皇后的求情下,免于死罪,软禁至桐城,没多久便抑郁而终,其子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就藩桂林。
吴长喜下船之后,南昌知府衙门的人已经在码头迎接了,今年二月,南昌知府和同知皆离任,吏部选调的新任知府和同知还没来得及就任,就沓无音讯了。
此刻南昌府由推官史夏隆负责主持,一天前便已经接到传信,得知东宫典玺太监带着监国令前来,便早早安排迎接了。
史夏隆,宜兴人,崇祯十六年进士,十六年年末才被委任为南昌推官,原本历史上,清军进攻江西,守建昌县,死节。
同时殉国者有六人,建昌至今建有“六君子之墓”。
朱聿键就任监国之后,吴长喜便出发了,所以自然是比南堂的到檄文要早到的多,南昌府现在还不知道南京的情况。
吴长喜下船之后,强忍不适,宣布了朱聿键的监国檄文,并顺便带来了南堂吏部的诰命,史夏隆晋升南昌知府,主持南昌事宜。
史夏隆跪地谢恩之后,便引领吴长喜等人,前往驿馆休息,在路上吴长喜问起宋应星的事情,史夏隆道:
“宋应星和其兄宋应升两位大人在奉新非常有名,被称为“奉新二宋,宋应升大人现为广州知府,宋应星大人今年才辞官回乡,目前就住在奉新县城中。”
“立即准备马车,咱家吃过饭后就前往奉新去请宋应星!”
“奉新距离南昌约八十里,坐马车前往也得一日,到达之时定已经天黑,不如下官差人传他前来?公公也可稍做休整?”史夏隆道。
“史大人有所不知呀,太子殿下是令咱家亲自上门去请宋大人,咱家岂敢不从,再者咱家打算在奉新直接前往长沙!”
史夏隆自然知道不该问的不问,便道:“那公公先在驿站休整,下官多准备些马匹和食粮,在派些人手助大人前往!”
吴长喜吃过饭之后,稍做休息,就带着三十名锦衣卫在南昌卫一百名骑兵的护送下,沿着官道,前往了奉新。
史夏隆在物质准备上,没敢有丝毫怠慢,配备的都是一人双马,经过一天奔波,终于在天刚刚黑时,赶到了奉新城下。
奉新只是一个小县城,此刻守军不到百人,见那么多骑兵一路奔来,还以为是流贼,吓的赶忙关上了城门。
亮明身份之后,奉新县令急急忙忙带着城中的一众官绅前来迎接,此刻江西这片地区,得到的最新消息,就是流贼破了京师,崇祯殉国。
得知东宫典玺太监,带着监国檄文前来奉新,吓的县令官袍都没穿好,就联络城中士绅,前来迎接吴长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