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前往长沙(第2页)
吴长喜道:“甚好,甚好,殿下此刻身边正值用人之际,你二人是否愿意共同前往呀!”
涂绍煃道:“下官还在四川督学任上,怕是……。”
吴长喜道:“无妨,到了南京之后,请吏部开出行文即可,殿下要的人,南堂吏部不敢不给呀!”
涂绍煃在四川督学不过一年,其家眷都在江西,所以很痛快的答应下来。
在将宋应星与涂家兄弟带回奉新县城后,吴长喜计划即刻动身前往长沙,因为那里还有一位大佬堵胤锡等着他去请呢。
他安排宋应星和涂绍煃先行前往南昌等候,接回堵胤锡之后,在乘坐水师舰船,沿江返回南京。
宋应星却道:“奉新距离长沙约四百里,到达长沙也得三日,公公车马劳顿,不如让我二人同行前往,路上有什么事情,也好助公公一臂之力呀!”
吴长喜身边恰巧没有文官相随,于是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在奉新补充了物资和马匹后,一百名骑兵和三十名锦衣卫,一人双马,拥护着几辆马车,便浩浩荡荡地向西进发,前往长沙。
长沙位于奉新的正西方,尽管途中需经过一片山地,但官道修建得平整顺畅,沿途驿站设施完善,倘若没有恶劣天气的影响,预计三天便可抵达。
三人共乘一辆马车,在途中,吴长喜向两位娓娓道来太子在京城如何脱离险境的经过。在他的描述中,朱慈烺宛如天神临凡,英明神勇。
宋应星两人听得惊叹不已,毕竟殿下落入贼手后还能成功逃脱,并在山东组建起一支军队,实属不易。
涂绍煃说道:“吴公公,下官上月从成都返回家乡时,听闻献贼有率兵入川之势,蜀地沃野千里,易守难攻,万不能落入献贼手中呀!南堂对此有何应对之策?”
吴长喜心中暗想,这我怎么知道?况且南堂如今乱作一团,唐王刚就任监国之位,江南的事务都已自顾不暇,哪有精力顾及四川呢?
于是答道:“这些并非咱家所能操心的了,不过,唐王初任监国,江南兵力不足,而武昌的左良玉又难以掌控,四川局势确实艰难啊!”
三人皆为此叹息,堂堂大明朝,京城北直隶已沦陷于建奴之手,山西、陕西被闯贼占领,西南四川也面临危机,再加上左良玉等总兵拥兵自重,形势堪忧。
经过半天路程,车队已经到达了奉新县城四十里之外的华林山,此地乃江西名山,有桂岩书院,崇元观等历史遗迹,唐宣宗曾在此赋诗:“爱此华林幽,穴居聊避世。”
此时已近中午,距离前方驿站还有三十里,几人当然没有上山的雅致,一队人马便在山路边的树荫处休息。
这时,一队几十人的官兵,押着一群带着枷锁的犯人,从山路上走下来,见到几十名锦衣卫和一百名士兵在官道休整,双方皆是一愣。
从押犯人的官兵装扮来看,品阶都不算太高,吴长喜带的锦衣卫都是常在南京混的,气势十足道:“什么人?所差何事报上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