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解救吴甡

那队官兵在见到锦衣卫时,面上皆露出惊诧之色。

 为首的百户忙不迭地迎上前,恭敬地说道:“禀告大人,我等乃抚州卫的军士,正押解充军犯人前往吉安府。”

 在明代,被判充军的犯人通常由各州府分段递解,每到一个新的区域,便需交接刑部文书,再由当地差役继续押送。

 “按理,去往吉安不该是这条路线,你们为何私自更改?”

 锦衣卫中的一人察觉出异样,语气顿时严厉起来。

 “是老夫请求这位大人改道的,只因想借此机会瞻仰先人之遗迹,若有违令之处,皆由老夫承担。”

 说话间,一位身着囚衣、头戴枷锁的五十多岁老者,在同样年纪的老妇的搀扶下,缓缓走到前方。

 问话的锦衣卫极为精明,见老者气度非凡,料想其来历定不简单,语气亦随之客气了几分:“请问老先生尊姓大名?”

 “罪民吴甡。”

 那锦衣卫在南京任职多年,听此名字总觉得有些耳熟,却一时想不起来究竟是谁。

 正于一旁休息的吴长喜听闻后,却是急忙上前。

 “吴阁老?竟真是您?”吴长喜满脸惊喜之色,赶忙上前行礼。

 吴甡,江苏兴化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先后任福建邵武、晋江及山东潍县知县,天启二年,升为御史。

 后因反对阉党魏忠贤被削籍革职,罢官归里,崇祯皇帝即位后,吴甡官复原职。

 后出任河南、陕西巡按,崇祯七年任山西巡抚,十一年调回京城,任兵部右侍郎,崇祯十五年任东阁大学士,为内阁次辅。

 崇祯十六年初,李自成连克襄阳、荆州、承天,并于襄阳建立大顺,崇祯帝焦头烂额,声泪俱下,令吴甡督师湖广。

 吴甡请拨付三万精兵,自南京入武昌,谁知等了一段时间,朝廷只筹齐一万残兵,无饷无粮,无法出师南下。

 四月,清军再次入关,政敌周延儒率军出战,出京后避而不战,虚报战绩,吴甡被逼无奈,只得答应五月南下。

 崇祯大喜,晋吴甡为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并亲自为其送行,吴甡出征后,想积蓄实力,稳固行军。

 周延儒谎报军情事迹暴露之后,崇祯认为吴甡行军迟缓,同周延儒为一丘之貉,便将吴甡下狱,论罪充军云南。

 今年五月,京城沦陷,崇祯自缢的消息传到抚州之后,充军途中的吴甡闻信,肝胆俱摧,大病一场,在抚州养病一月。

 幸得抚州知州是他的学生,暗地里帮衬不少,并令心腹送恩师前往吉安府,好加以照顾,途中,吴甡听闻临近华林山。

 此山也为道教圣地,吴甡想来此山遥祭崇祯帝,并像押送的百户提出绕道一日的请求,像吴甡这种朝廷重臣,说不定突然就会被起复。

 就算没有知州的交待,押送的百户也是不敢得罪,便同意了吴甡的要求,带着同行的犯人改道到了华林山,谁知一下山就遇到了锦衣卫。

 吴甡与吴长喜素不相识,然而在吴长喜于值殿监当差期间,他曾见过吴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