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夔门保卫战(四)(第2页)

 献兵刚刚有所行动,就被对岸巡逻河岸的明军发现,整个大营号声四起,因为训练有素,并未陷入慌乱之中。

 草堂河位置事关重要,一旦被敌军攻破,便可直接进攻夔门大营,届时,秦良玉所在地白帝城要塞也会陷入危机之中。

 一旦夔门和白帝城失守,那么夔州城就彻底失去防守的必要了,重庆的门户就会丢失,献军便可一路攻打铜锣峡,沿途的城池都会陷入危机。

 草堂河上有一座三米宽的石桥,在布置防御阵地时,副将提议将其炸毁,但曾英拒绝了这一建议,故意将其保留了下来。

 他在桥头设置了大量的拒马和陷阱,并部署了众多的士兵,目的是将敌军集中到一点,以便进行集中歼灭。

 此策略果然奏效,献军明知桥头设有埋伏,却仍不得不蜂拥而上,因为无论如何,这都比在水中渡河容易得多。

 献军如潮水般涌向石桥,却受到拒马和陷阱的阻挡,这时,明代火铳和弓箭手不断向敌军射击,敌军立即手持盾牌,组成坚固的盾阵,试图突破防线过桥。

 桥头正对面,架着几门虎蹲炮,见献军逼近,一炮轰出,强大的冲击力直接将献军的盾牌炸飞,后面的士兵无一幸免。

 曾英站在阵地高处,冷静指挥,弓弩手万箭齐发,一时间桥上杀声震天,惨叫连连,血水顺着桥流向了河水中。

 对面的刘文秀也是身经百战,他亲自督战,鼓舞士气,见献军在桥前受到阻,便下令士兵开始渡河登岸。

 献军的渡河工具都是沿途拆的门板,木头改装而成,刘文秀一次令两千名士兵渡河进攻,河面上立即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船。

 今夜的月亮虽悬于天际,但月色迷蒙,能见度极低。献兵在河面上悄然散开,奋力划桨,声势浩大地冲向岸边,不时有突破防线的小舟冲上岸。

 激烈的战斗从夜晚持续到黎明,刘文秀见部队损失惨重,不得不下令撤退,夜袭草堂河的策略彻底失败。

 然而,他并未因此撤军,而是在河对岸安营扎寨,静待时机。

 明军这边虽成功抵御,但同样伤亡惨重,献军多次冲锋,与明军展开激烈的白刃战,甚至连曾英都亲自动手,斩杀了数名敌军。

 尽管突袭未果,刘文秀却镇定自若,因为他知道,后续援军将至,攻破明军防线只是时间问题。

 在盛家山阵地,李定国的五百人突击未果后,并未继续强攻,而是在江面上不断制造骚动,以疲慑敌军。

 对面的明军高度戒备,幸得秦翼明识破这是敌军的疲兵之计,为防中计,他命令士兵轮番休息,终于熬过了这个艰难的夜晚。

 翌日清晨,李定国秣马厉兵,预备一举攻破明军阵地,占领长江南岸,进而向白帝城推进。在他心中,这座夔门重镇似乎已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