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大王 作品

第344章 中计(第2页)

 行至一处,忽见十三座石牌坊沿路而立,尽头隐约可见山谷中的村落。赵嫣霓掀开轿帘道:“这便是牌坊村。这些牌坊自图眲年间始立,十座是为贞节烈妇所建。”

 林彦秋勒马驻足,望着这些历经风雨的石坊,不禁叹道:“每座牌坊下,都葬着个鲜活女子。可笑还要御笔亲题,以为旌表。殊不知这‘流芳百世’,实则是吃人的礼教。”

 “大人可要近前细观?”江青山躬身请示。林彦秋见他谄媚之态,冷声道:“不必了,去翠浮庵看看。”

 庵堂隐在百丈外的竹林中。石阶年久失修,青苔斑驳。行至庵前,但见一方清幽院落,两株老桃斜倚山门。抬头看见“翠浮庵”三字,林彦秋突然失笑。

 他想起《二刻拍案惊奇》里“闻人生野战翠浮庵”的故事,那些春心荡漾的尼姑,还有那个被掏空身子的小沙弥。不觉额角见汗,陈振适时递上青竹水筒,主仆二人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望着对面山道上林立的贞节牌坊,林彦秋忽生奇想:不知这几百年间,这庵堂里可曾上演过“秦钟偷香”的风月故事?那些长夜漫漫,青灯古佛之下,怕也难掩人间春色。山风过处,竹影婆娑,仿佛在诉说那些被礼教掩埋的秘辛。

 林彦秋轻咳两声,待众人目光聚来,方执起水烟袋深吸一口,指着残破的庵堂道:“此处稍加修葺,便可成一方胜景。本官观此地山水相宜,乡里何不与村民合营,设些野趣?譬如溪畔炙肉、林间宿帐,必能引得城中雅士纷至沓来。”

 赵嫣霓身着藕荷色官服,闻言先是一怔。作为乡巡检,她深知此举既能彰显政绩,又可充盈乡库。然思忖片刻后仍谨慎道:“大人明鉴,只是乡中匠人匮乏,库银亦不丰......”

 此言一出,身旁几位乡绅俱露讶色。这般当面驳斥上官,实属不智。按常理,本该先应承下来,再徐徐图之。

 不料林彦秋非但不恼,反抚掌赞许:“赵巡检思虑周全。这样,先从县衙拨些官银修缮庵堂牌坊,再遣人去府城学学别处景致的经营之道。”说着指向远处青山,“本官下次赴省城,定要为尔等讨个‘八景’的名头来。”

 随行师爷陈振适时插话:”大人高见!沧山县古建林立,若统合规划,必成一方名胜。前些年野河沟乡滥开煤窑,不知毁了多少灵秀山川......”

 众乡绅闻言色变,不想话题陡转。唯赵嫣霓神色如常,早料到此节。

 林彦秋负手而立,衣袂在秋风中猎猎作响:“只要本官在此一日,断不容煤窑肆虐。现有窑口,三年内必要尽数封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