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观风(第2页)
一干人等面面相觑,虽然未曾见过林彦秋其人,但这沧山县衙最年轻副使的名头却是如雷贯耳。只是谁也料不到,这位煞星怎会突然驾临这观风使衙署?话说回来,这观风使衙门可是清水得不能再清水的穷衙门,沧州府辖下也无甚名山大川值得收取香火钱,几处勉强称得上景致的地方,也都是半死不活的光景。若非如此,林彦秋自掌了都察院下派的“考成问责”之权后,何曾踏足过这冷灶门?
众人心中正七上八下地胡乱揣测,林彦秋却已回头,瞧见自己的长随陈振正恭敬地垂手立在廊道远处候命。他抬手一招:“陈振,上前来。”陈振立刻躬身趋步,小跑着来到林彦秋身侧,动作利落地从随身携带的褡裢里取出纸笔砚墨。
林彦秋冰冷的目光再次扫过噤若寒蝉的众人,头也不回地对陈振沉声道:“记下。”
陈振早已铺开纸,蘸饱了墨,凝神以待。林彦秋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敲在众人心坎上:“观风使衙署,值房应卯时辰,各房吏员多不在其位,乃因聚众喧哗嬉戏。署令胡钊,应卯之时,于值房酣睡未起。有访客至,无人应答理事。”
陈振运笔如飞,墨迹淋漓,顷刻间便记录完毕,还低声清晰复诵了一遍。
林彦秋听罢,面无表情,那冷厉的目光最后环视一周,仿佛要将每个人的面孔都刻进眼底,这才缓缓转身,拂袖而去。直到那绯袍身影即将消失在楼梯口,观风使署令胡钊才如梦初醒,慌忙提着自己松垮的官袍下摆,弯着腰一溜小跑追上去,声音里带着哭腔:“林大人!林大人留步!您听下官解释……”
林彦秋脚步丝毫未停,只丢下一句冰冷的话语,顺着楼梯飘上来:“胡署令,有什么话,留着去府衙议事堂向诸位堂尊解释吧。”
林彦秋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楼梯下方。胡钊僵立在原地,脸色由红转白,最后变得铁青。他失魂落魄地回到那间大值房,看着一屋子垂头丧气、面如土色的下属,一股邪火直冲顶门,忍不住破口大骂:“你们这群害人精!老子这回被你们坑死了!”
林彦秋登上停在不远处的青幔马车。车夫小王一抖缰绳,马车缓缓启动。坐在车厢前排的陈振,透过隔开的纱帘,回头觑着林彦秋的脸色,脸上带着试探的笑意,低声道:“大人,您看……是否要知会一下分管道台的李副宪(副都御史)一声?”
林彦秋靠在锦缎软垫上,闭目养神,嘴角却微微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不必,回衙。”
时值盛夏,日头毒辣,车帘紧闭的车厢内愈发闷热。虽在角落里放置了冰鉴,但冰块早已融了大半,丝丝凉意杯水车薪。车子行在滚烫的青石板路上,林彦秋显得颇有些烦躁,抬手解开了盘领官袍最上面的两颗鎏金扣子,又“唰”地一下掀开了侧窗的鲛纱帘帷,让外面灼热的风灌进来。
这时,坐在车辕上的小王隔着帘子,赔着小心笑道:“大人,您下午若是不用车,小的想驾车去趟车马行,请师傅瞧瞧。”
林彦秋正闭着眼吹风,闻言却突然睁开眼,目光锐利地仿佛能穿透帘子,声音听不出喜怒,只淡淡问道:“小王,最近……还常去简同知府上走动么?”
他指的是简子豪,从前是知府衙门的掌案师爷,如今已是户房的掌印同知。车辕上的小王,握着缰绳的手猛地一抖,心头突突直跳:昨夜不过悄悄去简同知府上待了不到半个时辰,大人怎么就知道了?!
他不敢有丝毫隐瞒,连忙隔着帘子急声解释:“回大人话,小的……小的很少去了!昨夜是去了片刻,实在是因为……小的一个同乡旧识,在码头失了活计,托小的帮忙寻个差事。简……简同知是小的同宗远房叔父,这才斗胆去求……”
其实林彦秋也只是灵光一闪,随口一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