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对弈
议事毕,已是申时三刻。
外头骤雨倾盆,往日里总要寒暄几句的官吏们,今日却都匆匆戴上斗笠,冒着大雨各自赶回乡里,连驿站的接风宴都无人敢留。
清点下来,共有三名里正未到,古溪乡里正刘达全赫然在列。午后六房主事再聚,杜北丰只捻须道:"诸位但说无妨。"便再无他言。
林彦秋率先举笏:"田大人所言极是,此等懈怠之风确该整治。然则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之道,下官以为,对迟到者可予申饬;无故缺席者,若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再依《吏律》严惩不贷。"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杜北丰眼角微跳——他原指望林彦秋田大晖二人联手发难,好让这二位得罪一批人,未料林彦秋竟留了余地。
最终议定:着三班衙役协同各乡里正,半月内务必肃清私窑。逾期未办者,轻则记过罚俸,重则革职查办。
待朱批文书下发时,杜北丰终于盖上了官印。此番议事,总算是上下一心了。
暮鼓声中,林彦秋正欲退衙,忽接顾氏遣人送来急帖,言道明日辰时须至府衙议事,届时将有吏部大员莅临,专为推行"举子下乡"之策。既由吏部亲自督办,下面州县倒省却许多繁琐。
未及换下官服,又收方侍郎飞鸽传书:"令尊托带物件,墨卿贤侄可来取。"林彦秋展信诧异,回书问道:"方大人现居何处?"
不多时复信至:"暂寓桐城驿馆甲字三号房。"
方侍郎此刻现身桐城,显见朝廷对此次"举子下乡"之重视,亦或另有深意?
林彦秋匆匆更衣,单人独骑赶往桐城。至驿馆时,连阴数日的天色虽霁,却仍不见晚霞。通禀后入得厢房,但见方侍郎正对案独酌,桌上不过四碟家常小菜并一钵清汤。
"墨卿来得正好。"方侍郎含笑执箸,"想必还未用膳?"
林彦秋净手入席,笑问:"大人怎未赴知府大人的接风宴?"
方侍郎捋须道:"朝廷正整饬吏治,我等出巡只许用膳。虽李知府盛情相邀,本官却不好破这个例。"
二人不用酒水,只以清茶佐膳,不多时便用罢晚膳。方侍郎起身拂袖道:"且去手谈一局。墨卿贤侄棋艺较令尊更胜一筹,他那棋路太过持重,少了些灵性,恰似其为人。"
林彦秋随至内室,于早已备好的楸枰前落座,笑道:"尝闻棋道如人道,随阅历而变。是故棋风未必肖似性情。依小侄浅见,棋路实乃心相所显,非表面性情可定。"
方侍郎执黑子的手微微一顿,却不接话,只将一枚墨玉棋子落在右上星位,正是标准的起手式。林彦秋执白应对,看似平和,却暗藏机锋。方侍郎步步为营,每落一子皆要沉吟良久。一个时辰过去,枰上不过二十余子,双方似在比拼耐性,皆不欲先启战端。
布局将尽,轮到林彦秋落子时,忽将一枚白玉子轻轻托在黑棋无忧角下,此乃试应手。方侍郎顿时眉头紧锁——此子落得刁钻,正在黑势将合未合之际。若强行吞吃,必留破绽;若放任不管,白棋轻易便能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