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动心(第2页)
喻文博闻言,不由轻哼一声:"这增设主簿之议,不是大人在推行考成法时,为引入官吏竞争而提出的么?怎的成了杜县尊的主张?"
林彦秋知道喻文博这是在暗示杜北丰剽窃自己的政见,往脸上贴金。这等明显站队之语,无异于表态了。他摇头轻笑,淡然道:"无妨,只要对县务有益,本官不愿计较。不过..."他顿了顿,茶盏在案几上轻轻一放,"在原则性的大事上,该争的,本官绝不会退让。"
喻文博听出弦外之音,眼中闪过一丝喜色,随即恢复平静,捋须道:"这两名主簿,总不能让些四五十岁的老学究来充数吧?"
这话分明在暗指杜北丰拉拢的都是些暮气沉沉的老吏。林彦秋微微一笑:"田主簿对此事也很上心,多次私下找本官商议。本官也问过方通判的意思,眼下尚未定夺。此事估计要等到年关才能落实,急不得。倒是县丞一职..."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喻文博一眼,"月底便会有结果。眼下主要人选,就是你与石教谕二人。"
院中槐影婆娑,将两人的面容映得明暗不定。厨房里飘来炖肉的香气,与茶香混在一处,却掩不住这话语间的机锋。
林彦秋这番话已是将窗户纸捅破,意思是让喻文博不必再藏着掖着,有话直说便是。
喻文博踌躇片刻,黝黑的面庞上浮现几分赧色,捻着胡须道:"石教谕在永兴乡时,政绩确实斐然。各项赋税、徭役考核都在全县名列前茅。下官在田湖乡时,不过是勉强混个中游罢了。"
林彦秋心知肚明,喻文博并非不愿,而是在暗示此事难度。但他绝不会在此事上退让。在县衙堂议上多一个自己人,意义非同小可。虽说他也欣赏石毅的才干,但此人已在先前的漕粮案中彻底倒向杜北丰,本就是杜北丰的心腹,岂能容他入堂议?
"此事需从长计议。"林彦秋轻抚茶盏,缓声道:"自你升任县丞以来,所辖各项事务皆有建树。这是谁都抹杀不了的。尤其是近日州府将野河沟定为新景,拨下专款修缮,这可是我县停滞多年的一大突破啊。"
这番话明显是在给喻文博脸上贴金——游览一事虽归他管,但主要功劳实属赵嫣霓。
喻文博面露感激,拱手低声道:"下官愧不敢当,全赖大人栽培。"
林彦秋淡然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封早已备好的名帖:"明日你且去省城一趟,拜访学政衙门的刘大人。朝廷新颁的'兴学令',要在山区广建义学。此事若成,便是大功一件。"
喻文博闻言,心头顿时如沸水翻腾。表面上是交代差事,实则必是早已打点妥当。此去省城,不仅能拿下这桩差事,更能为自己争夺县丞之位再添一份政绩。他双手接过名帖,指尖微微发颤,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表达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