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巡视
"诸公可曾思量,我等头顶乌纱,系何人所赐?"林彦秋忽地拍案而起,惊堂木震得案上茶盏叮当作响。他环视堂下众官,声若洪钟:"是黎民百姓!而我辈食朝廷俸禄者,当以民为父母!"
堂下掌声如雷,林彦秋三挥袍袖方止。
"若不明此理,所谓考成连坐之法,所谓勤政爱民之言,俱是空谈!"林彦秋之声在明伦堂内回荡,震得梁上积尘簌簌而下。
众官吏虽各怀心思,却皆暗自称是:这沧州官场,今后怕是姓林了。今日得见林通判这般雷霆手段,有人已在盘算会后该如何投效,有人则忧心忡忡,恐成杀鸡儆猴之例。
及至议事,林彦秋却未如众人所料那般点名责难。只道某些衙门办事不力,需加整顿云云。这般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之举,倒教不少人心生疑窦——原以为是秋后算账,怎料雷声大雨点小?
倒是野河沟乡一干官吏,因药材种植、果品贩售、山水开发等政绩,被林彦秋当堂褒奖。称其"半载以来,励精图治,实为沧山各县楷模"。
自此,再无人敢非议赵乡君是靠枕席之功上位——人家确是把荒山野岭治理得井井有条,纵有妒者,也只能暗咬银牙。
堂议一日便毕,正合林通判雷厉风行之风。散衙归家,陈主簿的拜帖便如雪片般飞来。用膳时分,家仆往来穿梭于厅堂,金氏却笑意盈盈,看着夫君手执牙牌,对着一叠叠名刺从容应对。
这些投帖之人,陈振皆择要而应。手边一本洒金簿子,将来客所求一一录下。十之八九,都是欲借他之便,邀林大人赴宴或求见的州县佐吏。
这顿晚膳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泰半光阴都在应对拜帖。陈振总算将半碗冷饭咽下,搁下象牙箸叹道:"不想堂议之后,大人未忙,下官倒先忙得脚不沾地。尽是些求宴请、盼引见的。"
金氏眼中闪着喜色,凑近轻推夫君臂膀:"可曾应下哪家邀约?"
陈振抚须轻笑:"真伪未辨之时,岂可贸然相允?"
金氏轻吐兰息,压低声音道:"听闻朝廷要设州同知一职,夫君可有..."
"急甚么?"陈振打断道,"我但求跟着林大人再历练三五年。妇道人家,目光短浅。待林大人高升之日,自有计较。林大人最是念旧,只要尽心办差,断不会亏待。"
窗外竹影婆娑,映得案上那盏越窑青瓷灯忽明忽暗。金氏闻言,唇角笑意更深,伸手为夫君续了杯雨前龙井。
正言语间,忽见唐家山的身影出现在门廊外。他满脸堆笑,手中提着一个锦缎包袱。陈振见那包袱,面色微沉,却仍不动声色地将人迎入花厅。
唐家山此来意图甚明,乃是欲请林大人往清卫司巡视公务。陈振应允代为转达。临别时,唐家山欲留下包袱,陈振却执意令其带回。
"区区薄礼..."唐家山面露窘色。
陈振捻须笑道:"若叫林大人知晓,下官定要受责。唐主事莫要害我。"
唐家山这才讪讪而去。
翌日清晨,陈振在签押房候着林彦秋。待奉上雨前龙井后,取出一份洒金名帖置于案上:"昨夜求见者俱录于此。另有清卫司唐主事亲至寒舍,携礼相求巡视之事。礼未收,话已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