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琴凰(第2页)
林彦秋白他一眼:"床底下自己取,记得给我留些。"
守岁宴罢,林彦秋暂不得与三女亲近。祝知礼携许洁往县衙值宿,林彦秋则独自往府衙巡视。恰逢陈舒窈亦在值宿,二人借驿卒传书,鱼雁往来直至子时。
待更漏报过新年,互道吉祥后,林彦秋方起身巡查。偏厅中五名值守胥吏正在玩叶子戏,见大人到来,纷纷起身作揖问安。
踏着满地爆竹碎红往云来客栈行去,一路回复书信。至客栈时已是丑时三刻。简丽忽从廊柱后转出,绛纱灯笼映得她笑靥如花:"郎君莫回厢房了,妾身榻宽。"
简氏房中那张雕花拔步床确实宽敞得可疑。姚杏儿与张思早已候着,见林彦秋至,一个捧着药盏迎上来:"十全大补汤!难怪郎君近日龙精虎猛。"
林彦秋暗忖:莫非竟是三美同侍?也不知汤中添了什么药材,只觉浑身燥热难当。经前番双美同榻的教训,他如今也学乖了,横竖躺着不动,任她们施为。
"郎君动一动嘛!"女郎娇嗔。
"此乃蓄锐之法。"林彦秋老神在在。
这一夜旖旎荒唐,有主动承欢的,有在旁助兴的,更有调笑嬉闹的。林彦秋始终节制,深知三人索求无度,须得细水长流。
东方既白,眠不足两个时辰的林彦秋强撑起身。元日清晨,还要去各衙门给值守官吏拜年。
新春佳节匆匆过了四日,至初五这日,林彦秋方得闲暇。与陈舒窈约好后,便往吴城盘桓了两日。
年节过后,诸事渐复常轨。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行人驻足山道,林彦秋望着满山灼灼其华的桃林,不禁吟出此句。田湖乡原是沧山县最贫瘠之地,喻文博在此主政五载,虽未能尽除贫瘠,却也造福一方。眼前这百亩桃林,正是他在任时所植。
因着山势高峻,此间桃树比山外晚开月余。待寻常桃李下市,沧山蜜桃方才成熟,恰巧占了时令之利。
县学近日筹办善举,欲为山中蒙童送些笔墨纸砚。学正寻到主管文教的喻文博,喻文博又请命于林彦秋。
林彦秋取出两月俸银,未购文房四宝,反倒置办了蹴鞠、毽子等玩物,装满了青幔小轿,余下的又装了随行马车,与县学众人一同下乡。
"这山里人均不足四分薄田,"喻文博立在碎石小径上,望着漫山红霞叹道,"初到任时,下官也是束手无策。山路崎岖,纵有佳果也难运出,总不能全靠肩挑背扛。"
"看山跑死马,"林彦秋笑问,"若要上山,还需几时?"
"不必上山,"喻文博指向岔路,"转过那道山梁,便是新修的义塾。"
"修路种树,说来容易做来难。其中艰辛,非亲历者不能体会。"林彦秋转身上轿,与喻文博并肩而行。
"正是。当年为选何种作物,乡里议了数十回,最终下官独断,自外引种这水蜜桃。初栽时日夜悬心,生怕水土不服。"喻文博言及往事,犹有余悸。
车马在山道蜿蜒前行,林彦秋叹道:"为官者施政,当真要慎之又慎。山民本就贫苦,经不起折腾。"
喻文博面露苦色:"当年顶着刘县丞的压力改种蜜桃,下官是立了军令状的。若不成,便自请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