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大王 作品

第406章 寻晦

林彦秋虽不常在此宅居住,但每月给苏苏的例钱从未短缺分毫。只是他待这小姑娘,倒像是捡了只流浪猫狗,随意养在宅中,给口饭吃罢了。 苏苏轻摇螓首,细声细气道:"大哥,能陪奴家说会话么?"

 林彦秋略感诧异,见这小丫头双颊绯红,谁能想到她当初为生计所迫,险些沦落风尘?人若不是走投无路,又怎会做那等违背本心之事?

 他含笑搬了张黄花梨圈椅坐在榻边:"好,陪你聊聊。对了,你如今在女学读书了吧?"

 苏苏苍白的脸上泛起红晕,低声道:"入学考得不好...虽进了桐城女学,却要交束修...需二十两银子...爷爷奶奶四处告贷,我..."说到此处突然掩口,这才惊觉说漏了心事。

 见林彦秋似笑非笑,苏苏慌忙低头:"我不是来诉苦的...大哥已帮我太多,白日里在绣坊做活,休沐日还能去绸缎庄帮忙,实在不敢再劳烦..."

 林彦秋望着她瘦削的身形,想起她平日总啃着粗面馍馍就咸菜,不由忆起自己年少时的光景。恍惚间,竟在苏苏身上看见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你是不是还找了别的活计?"林彦秋笑问。苏苏惊慌抬头,连连摆手:"没有没有,就是在..."见他一副了然神情,小姑娘下巴都快抵到胸口了,声如蚊蚋:"其实...就是每日晨昏去绸缎庄洒扫...真的没做别的...我知道该专心读书,可爷爷奶奶年迈,做不动活了..."

 "还欠多少?"

 苏苏抬头,眼中闪着光:"不多了,就五两银子。如今在绸缎庄打扫,每日能得六十文,加上大哥给的,五个月就能还清。"

 这小丫头的坚韧,触动了林彦秋心底最柔软处。他忽然伸手抚了抚苏苏的额头,温声道:"给我当妹妹可好?自小我就想有个妹妹疼。"

 苏苏猛地抬头,指着自己:"我?"见林彦秋点头,她顿时低头不语,单薄的肩膀微微颤动。林彦秋知她在强忍泪水,上前轻轻揽住她瘦弱的肩膀。

 "往后就跟着哥哥过。咱还有个娘亲,只是现下不在桐城。"

 苏苏抬起泪眼,怯生生道:"大哥可是可怜我?从小到大,娘亲都不喜我,邻家孩童也瞧不起..."

 林彦秋笑着替她拭泪:"说什么傻话?如今的孩子,有几个比你懂事的?听哥的话,别再去做工了,专心读书。这宅子你随时可以来住。"

 在他的安抚下,苏苏甜甜睡去。林彦秋抱了床锦被,在外间贵妃榻上将就一夜。翌日清晨起身,却见苏苏早已在灶间忙碌。

 探头望去,但见这小丫头有模有样地擀着面条,林彦秋含笑去梳洗,心中暗忖:有个妹妹的感觉,当真不错。母亲远游在外,宅中有个妹妹,倒多了几分家的温暖。转念又想自己当初随意收留她的举动,不禁摇头失笑。

 "大哥,用早膳了。"苏苏在外间轻唤。林彦秋笑道:"叫哥哥,不然打手心。"

 苏苏吐了吐舌尖,羞赧道:"我总觉得像在做梦..."

 "是真的。"林彦秋正色道,"回头我让账房支些银子,先把债还了。往后每月给你月例银子,记着要好生吃饭,你太瘦了。"

 乘着青篷马车送苏苏去女学,一路上小姑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林彦秋望着她,心中暗忖:这事,自己怕是又做对了。

 回到沧山县衙,林彦秋继续处理日常公务。隔日,吴家桥镇的案子已有定论:涉案人等各罚银五十两,收监半月。伤者汤药费,悉数由那五人承担。

 这日午后,林彦秋刚进签押房,就见年桦急匆匆赶来,额上还沁着汗珠:"林大人,不好了!州府扣下了咱们的农桑款!"

 林彦秋眉头一皱:"什么款子?"

 年桦苦着脸道:"就是那笔三百两的'劝课农桑'专款。眼下正值果木追肥时节,各乡都等着这笔银子呢。明明朝廷已经批复,谁知到了州府竟被卡住。"

 林彦秋示意陈振看茶:"莫急,细细道来。"

 原来这款项需经分管通判赵德明画押。今早年桦去州府办理,赵德明一听是沧山县的,顿时沉下脸来:"如今州府库银吃紧,城墙修缮尚缺大笔银钱,你们那边暂且等等吧。"

 年桦刚辩解两句,赵德明便阴阳怪气道:"你们沧山县的官吏,啧啧..."虽勉强画押,可到了户房,司吏一见文书便冷硬回绝:"无银可拨。"

 户房闵书办还好心指着文书上"酌拨"二字道:"瞧见没?'酌拨'!"这"酌量拨付"四字学问大了,全看下面人能否揣摩上意。若是横着写,或许能拨三成;如今竖着写,分明是要无限期拖延。

 此事虽不归林彦秋直接管辖,但关乎沧山县民生。年桦回禀田县令后,田县令当即道:"交给林县丞,他自有办法。"

 年桦学田县令说话惟妙惟肖。林彦秋听罢苦笑:"连田明府这样的老实人,也学会差遣人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年桦赔笑道:"能者多劳嘛。" 林彦秋接过文书:"且放着,明日我走一遭。"待年桦离去,他心中暗忖:这赵德明存心刁难,若不时时敲打,只怕日后更要变本加厉。须得让他知道,沧山县这块骨头,不是那么好啃的。

 赵德明上回在林彦秋跟前折了颜面,早已怀恨在心。后又闻闻醉仙楼一事,自己心腹孙管事竟被扇落门牙,连付家千金都挨了耳光,却只能忍气吞声。虽非林彦秋亲自动手,这笔账赵德明又记在了他头上。奈何拿他没法子,便想着:你既是沧山县丞,但凡是沧山县的公务,本官就给你拖着,拖到你寸步难行!

 存着这般心思,赵德明在批文上做了手脚。户房闵书办心知肚明,却不敢明言,只得暗示年桦。料定年桦回去一说,林彦秋必会来问。

 果不其然,年桦前脚刚走,林彦秋后脚就差人请闵书办过府一叙。

 "呵呵,早料到林大人要寻在下。"闵书办捋须笑道,"赵通判对您可是颇有微词啊,连带着对沧山县都没好脸色。"林彦秋闻言冷笑:"随他去。今日请闵兄来,是想问问这笔款项,除了赵通判签字,还有何人能做主?"

 闵书办一听就明白,这是要绕过赵德明,直接打他的脸。不由笑道:"林大人这是要架空赵通判?在沧山县架空田县令,在州府又要架空通判大人?"

 林彦秋没好气道:"本官懒得与他计较。赵德明不是能耐么?我眼不见为净总行吧?大不了多费些车马钱。"

 闵书办沉吟道:"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依在下看,不如这般......"

 翌日天刚蒙蒙亮,林彦秋便背着文书匣子,候在知府李树堂的签押房外。李知府的长随田师爷认得林彦秋,见状笑道:"林大人今日怎的这般早?知府大人正在更衣,您稍候。"

 林彦秋拱手道:"火烧眉毛了。新栽的果木等着银钱买粪肥,户房却说库银不足要缓拨。田师爷您是知道的,沧山县的农桑新政,可是李大人亲口嘉许的,下官不找李大人找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