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的老鲁 作品

第149章 钟小艾入汉东大学(第2页)

 高育良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着她,眼神中多了几分兴趣。

 “你的观点很有意思。”他缓缓说道,“但你有没有考虑过,体制内部也有自我修正的能力?

 比如我们设立的纪检系统、审计制度,这些都是为了防止权力滥用。”

 钟小艾轻轻摇头:“这些制度确实存在,但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缺乏独立性和执行力。”

 高育良沉吟片刻,忽然笑了:“看来你是做过功课的。”

 钟小艾点头:“我父亲经常跟我聊这些事,他对体制的理解很深刻。”

 “那你呢?”高育良看着她,“你想怎么做?”

 “我想从基层做起。”钟小艾语气坚定,“了解真实的运作流程,再想办法推动改变。”

 高育良望着她,眼神中第一次浮现出一种复杂的神色。他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新生,没想到她的思维如此成熟,而且对现实政治有着超乎年龄的认知。

 “很好。”他点点头,“希望你能坚持下去。”

 下课后,高育良走出教室,站在走廊尽头,望着窗外的梧桐树出神。

 “也许……我真的该做点什么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高育良开始频繁关注钟小艾的表现。她在课堂上的发言越来越大胆,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尖锐。有时甚至会质疑教材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

 有一次,高育良布置了一个关于“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讨论课题。钟小艾提交的报告不仅分析了现有体制的弊端,还提出了几项具体的改革建议,包括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强信息公开等。

 高育良看完后,久久无语。

 那天晚上,他在办公室里翻看钟小艾的报告,越看越觉得心里有种说不清的悸动。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些年一直埋头于学术研究,似乎忽略了最根本的东西——真正的改变,不是写在论文里的,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

 “也许……我也可以试试。”他低声自语。

 第二天,他在系务会议上提到了钟小艾的观点,并建议将部分建议纳入下一阶段的教学改革试点。

 “我们不能只教学生理论,更要让他们思考如何应用。”他说,“否则,我们的教育就失去了意义。”

 会议室内,几位老教授面面相觑,有人皱眉,有人点头。

 但高育良知道,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而在政法系的教室里,钟小艾依旧坐在靠窗的位置,静静听着高育良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