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长辈援手调人才(第2页)
“嗯。”梁群峰点了点头,把文件放下,“人是谁?”
“李响,京海市刑侦大队的刑警。”
梁群峰一听,嘴角微微一扬。
“这小子,倒是有点意思。”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老赵,我这边有个事儿,想请你帮个忙。”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沙哑的声音:“你说。”
“有个叫李响的刑警,想调到岩台市下面的青山镇派出所,挂职半年。”
“青山镇?”电话那头顿了顿,“那边不是杨家的地盘吗?”
“是啊。”梁群峰笑了笑,“所以才需要个硬点的人过去。”
“就说是公安部青年骨干交流计划,走省级备案,别走市里那一套。”
“明白了。”电话那头笑了,“你是想让他悄悄过去,等其他人反应过来,人已经落地了?”
“差不多。”梁群峰语气一沉,“这事你别声张,安排个妥当的人去办。”
“放心吧,我懂。”
挂了电话,梁群峰拿起笔,在文件上圈了几个字,又在“挂职期半年”旁边加了个问号。
他放下笔,望向窗外。
“李响啊李响,你可别让我失望。”
——
几天后,岩台市青山镇派出所。
张志明拿着一份调令,眉头皱得能夹苍蝇。
“李响?京海市刑侦大队的?”
“是。”党政办小杨点头,“说是上面统一安排的基层交流,挂职半年。”
“谁安排的?”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小杨笑了笑,“反正文件是省公安厅发下来的,我们这边只能配合。”
张志明看了眼调令,心里隐隐觉得有点不对劲。
这事儿来得太突然了,而且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他没再多问,只是把调令放下,点了点头:“行,我知道了。”
小杨离开后,张志明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盯着那份调令看了好一会儿。
他拿起电话,拨了个号码。
“喂,老王,我问你个事,省公安厅最近是不是在搞什么基层交流?”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懒洋洋的声音:“怎么了?”
“青山镇这边来了个李响,说是挂职半年。”
“李响?”电话那头顿了一下,“那个兵王?”
“你也知道他?”
“听说过。”老王语气忽然变得谨慎,“这人不好惹。”
张志明没说话,只是默默挂了电话。
他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的天。
“这青山镇,怕是要不太平了。”
——
与此同时,京海市刑侦大队。
李响坐在办公室里,手里拿着一份调令,眼神平静。
“青山镇?”
“是。”祁同伟坐在对面,“钟省长那边安排的,走的是省公安厅的程序。”
“钟省长?”李响挑眉,“他怎么也插手了?”
“因为丁义珍找他了。”祁同伟笑道,“你小子,要走运了。”
李响没说话,只是低头看着调令上的字。
“挂职半年,基层锻炼。”
他嘴角微微一扬。
“行吧,那就去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