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灵光种华阳 作品

第369章 红衣香囊

【规则上,周伐商,非因天命,而是规则必须被打破】

 顾十七蹲在朝歌城外的乱葬岗上,嘴里叼着一根枯草,眯眼望着远处那座被黑雾笼罩的城池。

 三天前,他还是个街头混混,不信鬼神,不敬天地,只信自己手里的刀。

 可现在,他信了。

 因为他亲眼看见,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是怎么死的。

 ---

 商朝的规则,就是让人习惯“服从”

 商王帝辛的朝歌城里,人人都遵守着九条“封神守则”。

 卯时须向东方行礼,若见黑日,闭目莫应。

 不可接受红衣者之物,若收下,须埋于土中。

 遇哪吒,问其莲花之形,答错则死。

 ……

 顾十七一开始嗤之以鼻,觉得这些规则不过是愚弄百姓的玩意儿。可当他亲眼看见一个醉汉因为没向“黑日”闭眼,整个人融化成一滩血水时,他沉默了。

 ——规则,不是用来遵守的。

 ——规则,是用来让你习惯“服从”的。

 商朝的子民,早已在日复一日的规则中,忘记了自己还能“反抗”。

 ---

 顾十七在逃亡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奇怪的老头。

 老头自称“姜尚”,但顾十七知道,真正的姜子牙早就死了——规则第八条写的清清楚楚:姜子牙已死,若有人自称是他,不可信。

 可老头却笑了。

 “你以为规则是谁定的?”

 顾十七一愣。

 老头指了指天空:“商朝的规则,是‘天道’定的。但天道,也不过是另一套枷锁。”

 “周伐商,不是因为天命,而是因为——有人终于发现,规则是可以被打破的。”

 ---

 封神榜,不过是一张新的规则

 顾十七后来才明白,所谓的“封神大战”,根本不是正义与邪恶的战争。

 ——而是“旧规则”与“新规则”的战争。

 商朝的规则,让人习惯服从,习惯恐惧,习惯“天命不可违”。

 而周朝的规则呢?

 ——不过是换了一套说辞,继续让人服从。

 封神榜上的名字,那些被封为“神”的人,不过是换了个方式继续统治凡人。

 ——你以为周伐商是解放?不,只是换了个牢笼。

 ---

 顾十七站在朝歌城破的那一天,看着商王自焚,看着周军欢呼。

 姜子牙站在封神台上,宣读新的天命。

 所有人都跪下了。

 只有顾十七站着。

 因为他突然明白了一件事——

 ——规则,从来不是为了保护你。

 ——规则,只是为了让你习惯跪下。

 他咧嘴一笑,转身走向荒野。

 他知道,总有一天,会有人像周伐商一样,去伐周。

 ——因为,所有的秩序,最终都只是为了让人接受自己的从属地位。

 而真正的自由,从来不在规则里。

 ——

 朝歌城的废墟中,顾十七蹲在断墙后啃着半块发霉的饼。他的指甲缝里塞满泥土,那是今早埋尸体时留下的。三天前,他亲眼看见一个没向黑色太阳闭眼的男人融化成一滩血水,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轻视任何一条《封神守则》。

 "十七哥,水。"阿毛递来一个破陶罐,里面的水浑浊不堪。

 顾十七没接,他盯着阿毛的衣角——那里沾着一抹暗红。"你碰见穿红衣的了?"

 阿毛脸色骤变,急忙拍打衣角:"不、不是!是血,刚才那只野狗的血..."

 顾十七眯起眼睛。九条守则里第二条写得清清楚楚:不可接受穿红衣者给予的任何物品。违反的人都死了,死状比没闭眼见黑日的人还惨。

 "走,去西城看看。"顾十七站起身,拍了拍粗布衣上的灰,"听说那边新开了个粥棚。"

 阿毛跟在他身后,小声嘀咕:"十七哥,咱真要去人多的地方?万一..."

 "万一什么?"顾十七冷笑,"比饿死还可怕?"

 西城的粥棚前排着长队。顾十七站在队伍末尾,突然浑身绷紧——发粥的是个穿绛红色襦裙的年轻女子,手腕上缠着三圈红线,绳结处坠着个小铜铃。

 "红衣者..."阿毛的声音发抖。

 顾十七按住他的肩膀:"别慌,我们不拿她的东西就是。"

 队伍缓慢前进。顾十七观察着那个女子,她约莫十八九岁,皮肤苍白得近乎透明,嘴角始终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每个领粥的人都会从她手里接过一个红色小布袋,然后像中邪一样当场拆开,把里面的东西吞下去。

 "不对劲。"顾十七拉着阿毛后退,"今天不领了。"

 他们刚转身,铜铃声就在背后响起。

 "这位郎君,不尝尝奴家的安神茶么?"

 顾十七的脖颈后寒毛直竖。红衣女子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后,手里托着个绣金线的红布袋,香气甜腻得令人作呕。

 "不必。"顾十七盯着地面,不敢看她的眼睛。

 "可你们排了这么久的队呢。"女子轻笑,铜铃随着她的动作叮当作响,"拿着吧,埋在土里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