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灵光种华阳 作品

第418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1980年9月,一封北京来信送到了顾十七手中。

 信封是普通的牛皮纸,落款只有"国务院农村政策研究室"几个字,但顾十七一眼就认出了那个熟悉的字迹——邓老的回信来了。

 他躲进农科院的储藏室才敢拆开。信很短,只有三行:

 "小顾同志:

 稻种已收到,甚好。

 近期或有变动,凡事谨慎。

 老邓"

 顾十七的手指微微发抖。这封信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邓老在暗示中央要有大动作。

 "在看什么?"郑敏突然推门进来,吓得顾十七差点把信吞下去。

 "邓老的回信。"顾十七把信递给她,"情况不妙。"

 郑敏快速扫了一眼,脸色立刻变了:"我爸昨天说,中央要开特别会议,讨论'经济工作方向问题'。"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担忧——这是保守派要发起总攻的信号。

 三天后的早晨,顾十七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郑敏站在门外,脸色苍白:"我爸被紧急叫去北京了。"

 "什么时候的事?"

 "凌晨三点。"郑敏咬着嘴唇,"办公厅直接派的车,连秘书都没让带。"

 顾十七立刻想到了那封信。他拉过郑敏进屋,反锁房门,从床底下拖出一个铁皮箱。

 "这些都要处理掉。"他打开箱子,里面是厚厚一叠笔记和图纸——杂交水稻的详细数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步骤、甚至还有未来乡镇企业的规划草图。

 郑敏倒吸一口凉气:"你疯了?这些怎么能留纸质版?"

 "有些细节必须手算..."顾十七已经开始撕纸,"帮我烧掉。"

 他们蹲在卫生间,把碎片一点点烧成灰烬,再用清水冲走。烧到最后一份文件时,广播里突然传来嘹亮的《东方红》——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间新闻。

 "...国务院决定,即日起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深入讨论新时期经济建设方针..."

 顾十七和郑敏同时僵住了。新闻里没有提到邓老的名字——按照惯例,这种级别的会议,主持人的名字应该排在第一位。

 "出事了。"顾十七的声音干涩得不像自己的,"邓老可能已经被架空了。"

 郑厅长三天没有消息。

 第四天,农科院突然接到通知:所有与"新华1号"杂交稻有关的实验立即暂停,数据封存待查。

 "是农林办直接下的命令。"郑敏的同事小声告诉她,"听说马专员升官了,兼任省科委副主任。"

 顾十七知道,这是林副省长派系开始收割战果了。没有了邓老的制衡,保守派正在迅速接管各个关键部门。

 他必须做最坏的打算。

 "我们得分开一段时间。"当晚,顾十七对郑敏说,"你回农科院宿舍住,最近别来找我。"

 郑敏猛地抓住他的手腕:"你什么意思?"

 "如果他们动我,至少不会连累你。"顾十七轻轻掰开她的手指,"你爸现在自身难保,我们必须留个后手。"

 郑敏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着光:"听着,我抽屉里有个备用笔记本,记着杂交稻的核心数据。如果...如果我三天内没联系你,就去找我助手小王,密码是'实践检验真理'。"

 顾十七心头一震——这是邓老的名言,现在成了他们的暗号。